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少年的生活情景和民族特点。"厌原野"表明他们对平淡的乡村生活感到乏味,渴望更多刺激和冒险。而"狐裘蒙茸猎城下"则形象地展现了北方边疆地区狩猎生活的情景,少年们穿着毛皮衣,参与狩猎活动在城下进行。
"虏酒千钟不醉人"一句,通过对比强调这些边塞民族的饮酒量大,能够承受高浓度的酒精,不易醉倒。"胡儿十岁能骑马"则展示了他们从小就接触并擅长骑术,即使是十岁的小孩子也能够熟练地骑乘战马。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传达了边塞地区的粗犷与坚韧,也反映出作者对边疆生活特色的观察和感受。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
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
道光先帝业,义激旧君恩。
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