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间行旅图景,通过动人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崎岖山路上的感受。开篇“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两句,以鸟儿跃迁和马蹄不息的活力形象,传递出旅途中的连绵不断和紧迫感。
接着,“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描写了山路的曲折与连绵,以及一座又一座山峦接连的壮观。诗人通过“崎岖”、“合沓”等字眼,渲染出了山势的险峻和层次感。
第三句“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则转换了画面,从动态到静谧,聚焦于自然之美。石与水的冲击声响,以及冬日的松林因寒冷而显得更加苍郁,都在这里得到精彩的展现。
最后,“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的坚持和不懈追求。尽管道路漫长且艰难,但诗人并没有因为劳累而放弃,而是鼓励自己继续前行,不必过分担忧身后的危险。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动植物、天气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旅途美景的深切感受。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
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
道光先帝业,义激旧君恩。
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知君薄州县,好静无冬春。
散帙至栖鸟,明灯留故人。
深房腊酒熟,高院梅花新。
若是周旋地,当令风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