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咏(其一)魏郑公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

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

道光先帝业,义激旧君恩。

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郑公治理国家的日子,隋朝社会动荡不安。
他以高才挽救时局,敢于在乱世直言不讳。
他的道德光辉延续了先帝的事业,忠诚激发着旧主的恩情。
他在孤独中如同隐居的龙,英灵千百年永存。

注释

郑公:指郑成功。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隋氏:隋朝。
风尘昏:社会动乱,局势不清。
济代:拯救时代。
逢时:遇到合适的时代。
道光:道德光辉。
先帝业:前代帝王的事业。
义激:道义激发。
旧君恩:对旧主的恩情。
寂寞:孤独。
卧龙:比喻有才能但未被重用的人。
英灵:英勇的精灵,指去世后的精神。
千载:千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名为《三君咏(其一)魏郑公》。诗中描绘的是魏征的形象,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位直言敢谏的大臣。全诗气势雄浑,语言凝练,通过对魏征生平和性格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崇敬之情。

“郑公经纶日”一句直接点出了主角色的身份,"隋氏风尘昏"则是背景设定,指的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济代取高位"表明魏征的地位显赫,而"逢时敢直言"则展现了他敢于直言不讳的品格。

"道光先帝业"一句,是对唐太宗治国成就的肯定,"义激旧君恩"则是对魏征忠诚于旧君的赞美。"寂寞卧龙处"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魏征英灵长存的感慨,而"英灵千载魂"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表明他的英勇精神将永存于世。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颂扬,更是一种理想政治文化的追求。通过对魏征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忠诚、正直和英杰品质的向往。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广陵别郑处士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

知君薄州县,好静无冬春。

散帙至栖鸟,明灯留故人。

深房腊酒熟,高院梅花新。

若是周旋地,当令风义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

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

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

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