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严童子

卫瓘诸孙卫玠珍,可怜雏凤好青春。

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十岁佩觿娇稚子,八行飞札老成人。

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卫瓘的孙子卫玠真是稀世之宝,可惜这幼小的凤凰拥有着美好的青春时光。
他能够巧妙地选取华美的词藻排列新诗句,能识别从前的自己像是通过金环确认身份。
十岁时佩戴着解锥(古人成年礼之一)还是个娇嫩的孩子,但书信往来的文笔却老练得像成年人。
杨公不必惊讶他清高而没有事业,因为他家中有着如骊珠般珍贵的才华不再贫穷。

注释

卫瓘:西晋重臣,此处指其家族背景。
卫玠:卫瓘之孙,古代美男子,此句主角。
雏凤:比喻年轻的才子,指卫玠。
青春:年轻美好的时光。
玉叶:比喻华美的诗文或高贵的出身。
新句:新创作的诗句。
金环:可能喻指往昔的记忆或身份的象征。
旧身:过去的自己。
十岁:强调年龄小。
佩觿:古代男子成年的标志,这里形容早慧。
娇稚子:娇嫩、年幼的孩子。
八行飞札:书信,形容文笔流畅快捷。
老成人:行为思想成熟,像老练的成人。
杨公:未知具体指谁,可能是对某位长辈或朋友的敬称。
莫讶:不必惊讶。
清无业:清高而不从俗,看似没有世俗的事业。
骊珠:传说中的宝珠,比喻极珍贵的才华或事物。
不复贫:因拥有才华而不觉得精神上贫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赠严童子》。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严家孩子的赞美和期许。

“卫瓘诸孙卫玠珍,可怜雏凤好青春。” 这两句描绘了严家的后辈子孙如同珍贵的宝物,卫玠之名在这里被提及,显示出对这个孩子特别的关注和赞赏。"可怜"二字表达了一种慈爱之情,这些年幼的生命正值青春时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这两句则写出了孩子们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们能够理解诗词之美,就如同小手轻握玉叶一样自如。"认得金环识旧身"表明这些孩子不仅有才华,还能辨识和继承家学,这里的"旧身"暗指家族的传统。

“十岁佩觿娇稚子,八行飞札老成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十岁孩童已经能够佩戴笔墨,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才情;而"八行飞札老成人"则形象地表达了孩子们的书信如同成年人般老练,这里的数字"十岁"和"八行"都是对孩子早慧的描述。

“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严家的祝福。"杨公"代指唐代宰相杨贵妃之父杨玄琰,他以清廉著称,而这里则是用来比喻严家清白无暇的门风。"家有骊珠不复贫"表达了对严家富足的祝愿,骊珠为古代珍宝,比喻家族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通过对孩子们才情和学识的赞美,以及对家庭清白和富裕的祝福,展现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赠别杨员外巨源

忆昔西河县下时,青山憔悴宦名卑。

揄扬陶令缘求酒,结托萧娘只在诗。

朱紫衣裳浮世重,苍黄岁序长年悲。

白头后会知何日,一盏烦君不用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

忆昔分襟童子郎,白头抛掷又他乡。

三千里外巴南恨,二十年前城里狂。

宁氏舅甥俱寂寞,荀家兄弟半沦亡。

泪因生别兼怀旧,回首江山欲万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咸阳少府萧郎

莫怪逢君泪每盈,仲由多感有深情。

陆家幼女托良婿,阮氏诸房无外生。

顾我自伤为弟拙,念渠能继事姑名。

别时何处最肠断,日暮渭阳驱马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柔之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