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坐

半夜山雨过,起来满山月。

落尽醉处花,荒沟水决决。

怆然惜春去,似与故人别。

谁遣我多情,壮年无鬓发。

形式: 古风

翻译

半夜时分山间下起了雨,醒来时满目皆是明亮的月光。
花朵在醉人的地方凋零殆尽,荒沟里的流水声潺潺作响。
我伤感地感叹春天离去,仿佛与老朋友告别一般。
是谁让我如此多愁善感,在这壮年之时却已两鬓斑白。

注释

半夜:深夜。
山雨:山间的雨。
过:经过。
起来:醒来。
满山月:满眼都是月亮。
落尽:凋谢完毕。
醉处:沉醉的地方。
花:花朵。
荒沟:荒芜的沟壑。
水决决:流水声。
怆然:悲伤的样子。
惜:惋惜。
春去:春天离去。
似与故人别:如同和老朋友道别。
遣:派遣。
我:我。
多情:多愁善感。
壮年:壮年时期。
无鬓发:没有了头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的夜晚景象,诗人在半夜醒来,发现满山都被明亮的月光所覆盖。这种意境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落尽醉处花,荒沟水决决" 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自然界中生长收获与消亡交替的轮回,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怆然惜春去,似与故人别" 这里,“春”字代表着生命力和青春,不仅是对季节的叹息,更有对逝去岁月和旧友离别的无限哀愁。

最后两句 "谁遣我多情,壮年无鬓发"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自嘲过于多情,而外在的壮年与无鬓发(意指未老先秃)则是对现实与理想间差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山雨、月光、花开花落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反贾客乐

无言贾客乐,贾客多无墓。

行舟触风浪,尽入鱼腹去。

农夫更苦辛,所以羡尔身。

形式: 古风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

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

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

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

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

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

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形式: 古风

且可怜行

园中花自早,不信外无花。

良人未朝去,先出登香车。

□□五□轮,满城闻呕哑。

侍儿衣各别,头上金雀多。

祗是一家人,路人疑千家。

过后香满陌,直到春日斜。

今朝且可怜,莫问久如何。

形式: 古风

兰昌宫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

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

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