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可怜行

园中花自早,不信外无花。

良人未朝去,先出登香车。

□□五□轮,满城闻呕哑。

侍儿衣各别,头上金雀多。

祗是一家人,路人疑千家。

过后香满陌,直到春日斜。

今朝且可怜,莫问久如何。

形式: 古风

翻译

园中的花儿早早开放,不相信园外就没有花朵。
丈夫还未出门上朝,她已先出门乘坐华丽的马车。
装饰华丽的车子声势浩大,全城都能听到嘈杂声。
侍女们的衣饰各不相同,头上插戴的金雀繁多。
其实只是一家人的出行,路人却误以为是许多大户人家。
车过之后香气弥漫道路,直到春日傍晚。
今日的景象实在惹人怜爱,暂且不要问以后会怎样。

注释

花:园中的花朵。
自:自然。
早:早于平时。
良人:丈夫。
未:尚未。
朝:早晨。
去:离开。
香车:装饰华丽的马车。
轮:车轮。
满城:全城。
呕哑:嘈杂声。
侍儿:侍女。
衣各别:衣饰各异。
头上金雀:头饰上有金雀。
路人:过路的人。
疑:怀疑。
千家:许多大户人家。
过后:过后。
陌:道路。
春日斜:春日傍晚。
今朝:今日。
可怜:可爱。
莫:不要。
久:长久。
如何:会怎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中花开盛景,并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诗人通过“园中花自早,不信外无花”一句,展现了主观上的美好选择,只愿沉浸在自己所见之美中,不愿相信外界可能也有同样美景存在,这种态度带有一丝自我封闭的浪漫主义色彩。

“良人未朝去,先出登香车”则描绘了一位修饰打扮完毕,即将外出的美丽女子,她乘坐的是装饰华丽的香车,这里通过对人物形象和交通工具的刻画,体现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奢侈与繁华。

“□□五□轮”处有字漏失,但从下文可知是描述香车的辚轳和装饰。诗中“满城闻呕哑”一句,则通过声音效果,传达了这种豪华行进在城市中的影响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节日或庆典的氛围。

“侍儿衣各别,头上金雀多”进一步描绘了随从侍女们的装扮,以及她们头上的金色饰物“金雀”,这些细节加深了对场景奢华感的塑造,同时也凸显了主角的高贵身份。

“祗是一家人,路人疑千家”则通过旁人的视角,强调了这家族或家庭在外界看来如同一小天地,其中成员众多而繁盛。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手法,使得这一家之美好显得更加壮观。

“过后香满陌,直到春日斜”则描绘了一场活动或游乐之后留下的余韵,花香依旧浓郁,一直持续到太阳西斜的春日尾声。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画面的一种总结,也预示着美好时光的有限性。

最后,“今朝且可怜,莫问久如何”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美好的珍惜之情,不愿去追问这份美好能持续多久。这里流露出一种对逝去事物的无常和悲凉的情感,也是整首诗中最具哲理思考的一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代都市春日的繁华景象,更通过对比与反差的手法,探讨了美好与时间流逝之间的关系。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兰昌宫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

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

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形式: 古风

冯叟居

天作冯叟居,山僧尚嫌僻。

开门因两树,结宇倚翠壁。

溪南有微径,时遇采芝客。

往往白云生,对面千里隔。

机忘若僮仆,常与猿鸟剧。

晒药上小峰,庭深无日色。

自忘归乡里,不见新旧戚。

累累子孙墓,秋风吹古柏。

形式: 古风

出门

出门羡他人,奔走如得涂。

翻思他人意,与我或不殊。

以兹聊自安,默默行九衢。

生计逐羸马,每出似移居。

客从我乡来,但得邻里书。

田园几换主,梦归犹荷锄。

进犹希万一,退复何所如。

况今辟公道,安得不踌躇。

形式: 古风

古出塞

胡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

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

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

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

坐恐塞上山,低于沙中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