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百病行

上元灯夕后一夕,灯光烛光光烁烁。

人家女儿白皙皙,踏取春风好消息。

风俗传来走百病,夜妆夜服相宜称。

女郎行径英雄心,卦头论采不论命。

十字街头烟火红,东偏走西西走东。

明珠天半翔金龙,轰轰电电开盲聋。

夫人庙在小巷口,粉壁奶娘画二九。

少妇下拜老妇祝,明年此夕酬春酒。

西园甲坼青可怜,浅春月色寒有烟。

露气轻沾旱地莲,采青归去兴缠绵。

闻人采青不采白,请君看取头上发。

人生不乐复何如,无病无忧福有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走百病行》描绘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上元节后一晚的风俗活动——走百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一传统节日中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

首先,诗中描绘了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上元灯夕后一夕,灯光烛光光烁烁”,通过“烁烁”二字,生动地表现了灯火的明亮与闪烁,营造出节日的热闹氛围。接着,诗人转向对女性角色的关注,“人家女儿白皙皙,踏取春风好消息”,描述了年轻女子在春风中行走的情景,她们不仅美丽,还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希望。

“风俗传来走百病,夜妆夜服相宜称”点出了走百病的习俗,人们在夜晚盛装出行,祈求健康与幸福。诗中的“女郎行径英雄心,卦头论采不论命”则表达了女性参与这一活动的自信与独立精神,她们不仅追求外在的美好,更注重内心的坚韧与勇敢。

“十字街头烟火红,东偏走西西走东”描绘了人群在街道上的热闹景象,每个人都在寻找吉祥与幸运。而“明珠天半翔金龙,轰轰电电开盲聋”更是以夸张的手法,渲染了节日的狂欢气氛,仿佛整个天空都被庆祝的光芒照亮。

最后,诗中转向对特定地点——夫人庙的描述,“粉壁奶娘画二九”,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庙宇的装饰与庄严。少妇与老妇的拜祭场景,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明年此夕酬春酒”,预示着来年将再次欢聚,共享节日的喜悦。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走百病这一传统习俗的热闹与欢乐,也蕴含了人们对生活、健康、家庭以及未来的深深祝福与期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16)

王邦畿(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刻烛行

刻烛嘱莫速,刻烛速尔嘱。

尔停嘉尔淑,尔速詈尔毒。

毒莫毒乎文人文,一褒一贬能杀人。

淑莫淑乎文人心,一哀一乐任天真。

真伪不难欺幽独,幽独反难欺此烛。

天下无心有心毒,天下有心无心淑。

两心相对笑嬉嬉,绛纱笼著珊瑚枝。

千年黑漆光离离,中有真人戴金冠,披紫衣。

端坐日月光华里,不知出在何时,驰驱四座发妙思。

语塞眦裂竖两眉,约束如大将行师。

三令五申,斩头馘耳,日中为期。

疾风骤雨笔淋漓,怒雷霹雳电奔驰。

诗成烛在不烛詈,詈烛嘉烛烛不知。

朗诵一遍烛听之,深夜诗成不可读,寒风易动鬼神哭。

马行海,舟行陆。

截竹截竹阴阳六,茧丝不抽明朝续。

形式: 古风

放鹰行

鹰鹰鹰在天,天天天鹰在人臂及人肩。

致鹰匪易致,可怜健儿三五骑马入人村。

乡长沿门醵人钱,朝供飧,暮供眠。

张罗罗鹰,不于僻处于村前。

大路直如弦,行人却走无尘烟。

不知者向前,缚住吃苦鞭。

迫令去上天,招鹰飞下田。

鹰离人地可万丈,鹰不贪,不投网。

获鹰鹰悍不就养,眼睛直射天云上。

金索系鹰如囚人,弃置不顾两日辰。

鹰饥鹰向人,割肉呼鹰食,习熟如感恩。

鹰渐忘机,良辰吉日教鹰飞。

初放鹰飞,十步一呼之。

鹰听人呼之,二十步,三十步,四五十步至百步,教鹰如初时。

鹰如人意主人喜,护之如珍爱如子。

晴日晴日鸟雀跃,主人奉鹰出北郭。

放鹰飞喙雀,爪如锥,嘴如凿。

但闻雀声一声,血雨滴,毛雨落。

群雀高飞避鹰虐,鹰得虐名人得乐。

形式: 古风

苦役行

昔日苦征役,乃是耳闻之。

今日苦征役,乃是亲见之。

昔时役苦犹可闻,今时役苦不可陈。

陈之不能罄苦辛,陈之有耳不汝闻。

陈之又恐长吏嗔,人宁犯虎勿犯吏。

猛虎杀人人立死,长吏杀人不得死。

上悬于天,下踏实地。

长吏徵夫直入庭,长吏徵夫不容停。

一户一月凡三徵,二户男成丁一丁。

上写年岁五十零,紫膛面色今黄青。

脚气浮肿心不宁,只得出门赴王程。

回头低向役妇陈,十家为甲五为邻。

不得脱身,不敢脱身,恐贻汝祸并他人。

前日畜鸡畜至今,乡秤曾秤重两觔。

卖之可得银六分,此鸡与汝办米薪。

薪难妇采,役难夫代。

哀哉先哲言,难保谁在谁不在。

形式: 古风

省先府君墓

芳华发古木,稚鸟鸣朝林。

自有生身处,曾无报本心。

水流山路暗,云过石堂阴。

认得碑题在,其如春草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