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传付偈颂(其四)六祖

从来生灭本因心,旁出纷纷没处寻。

无性无心方是道,执空谁可脱浮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探讨了佛教中关于生灭、心性与道的深刻哲理。诗人黄裳以“从来生灭本因心”开篇,指出一切现象的生起与消逝皆源于内心,强调了心在宇宙万物变化中的核心作用。接着,“旁出纷纷没处寻”,描述了外在世界的纷繁复杂,难以寻觅到真正的答案,暗示了追求外在事物的徒劳。

“无性无心方是道”一句,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无我”、“无执”的思想,认为真正的修行之道在于超越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执着,达到一种超越性的状态。最后,“执空谁可脱浮沉”则表达了对执着于空无的质疑,提出只有真正理解并超越这种执着,才能摆脱世间的烦恼与困扰,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思考,引导读者深入探索心灵的本质与宇宙的真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六祖传付偈颂(其五)六祖

法身行止本来无,叶落归根是幻躯。

生灭已除还寂灭,有情相感莫踟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六)六祖

曾戒观空与坐禅,惟因唐使说真筌。

九年面壁谁能少,秘密先当得祖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七)六祖

妙了形神更有人,不须捐下梦中身。

逍遥便作丹台客,谁悟三丹有二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八)六祖

大事从来夙有因,太空全是气精神。

牟尼莫怪无人问,作用皆云已得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