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津

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满眼望去,鲜艳的花朵开满千树,道路两旁排列着倾斜的柳树成行。
回想起金明池边的小路,那时红裙少女们争着看身着绿衣的郎君。

注释

临津:河边。
艳艳:鲜艳。
花千树:无数花朵盛开。
夹径:道路两侧。
斜斜:倾斜的样子。
柳数行:几排柳树。
却忆:回忆起。
金明池:古代皇家园林。
红裙:穿红色裙子的女子。
绿衣郎:穿着绿色衣服的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首句“临津艳艳花千树”中的“临津”,通常指靠近江河之地,这里的“花千树”则是对春天繁花似锦景象的高度浓缩,表达了春色满径的情态。“夹径斜斜柳数行”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柳树随风轻柔地摇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然而,从第三句“却忆金明池上路”开始,诗人情感发生转折,"金明池"作为特定地点出现,很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之地,也是他记忆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的“却忆”,表达了诗人的回忆之情,不自觉间将注意力从现实的美景转移到了过去的往事。

最后一句“红裙争看绿衣郎”则是对往昔生活场景的一种描绘。在古代中国,"红裙"和"绿衣"常用以形容男女装饰或服色,这里特指女子与男子在一起观赏花景的画面。"争看"二字,不仅传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竞相欣赏的心态,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之情。

总体来看,王安石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中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促织

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

祇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俞秀老忽然不见

忽去飘然游冶盘,共疑枝策在梁端。

禅心暂起何妨寂,道骨虽清不畏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其二)

山木漂摇卧弋阳,因思太白夜淋浪。

西窗一榻芭蕉雨,复似当时水绕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其一)

太白山根秋夜静,乱泉深水绕床鸣。

病来空馆闻风雨,恰似当年枕上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