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会稽山怀古并酬陶生见赠

葳蕤紫鸾鸟,口衔扶桑花。

翱翔朝禹穴,双翼蔽天涯。

禹穴龙葱云五彩,千峰竹箭连沧澥。

玉简金书不可寻,香炉天柱依然在。

为刑白马登天坛,冉冉龙舆望不还。

四岳衣冠归郁水,诸侯玉帛待涂山。

涂山南去阳明洞,酌酒秦皇三石瓮。

白鹤吟笙射的来,仙人荡楫樵风送。

樵风飒飒铸溪滨,当年此地成纯钧。

雷公为鼓阴阳炭,天帝来看龙虎文。

烂如列星罗太乙,皎若芙蓉含夜月。

登高山兮临深渊,一麾敌国皆流血。

嗟予亦是风胡流,心与天通事远游。

君王未雪夫椒耻,臣子难宽范蠡谋。

玩弄仇雠股掌上,六千君子为吾养。

繇来举事随天时,阴谋逆德蹈危机。

天地相参功乃就,援枹提鼓莫迟迟。

避迟兮奈何,冲风忽起澥扬波。

逢君玄夷苍水使,授受天书鸟迹多。

承以文璜覆盘石,昔年宛委山中得。

深藏不使鬼神知,默诵尝将符谶测。

符谶今归大帻人,云台二十八星陈。

我着羊裘渔大泽,君攀凤翼上天津。

天津迢遥接具茨,牧童七岁为轩师。

天授英雄非偶尔,何减黄公遇下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游会稽山怀古并酬陶生见赠》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思与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首句“葳蕤紫鸾鸟,口衔扶桑花”,以神话中的紫鸾鸟和扶桑花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自然的神奇。接下来的“翱翔朝禹穴,双翼蔽天涯”则通过想象中的飞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大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广阔无垠的宇宙景象。

“禹穴龙葱云五彩,千峰竹箭连沧澥”描绘了禹穴周围云彩斑斓、山峰连绵的壮丽景色,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玉简金书不可寻,香炉天柱依然在”则通过无法找到的玉简金书和依然屹立的香炉天柱,暗示了历史的不可复制和珍贵。

“为刑白马登天坛,冉冉龙舆望不还”描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精神的崇敬。随后的“四岳衣冠归郁水,诸侯玉帛待涂山”则通过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古代政治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涂山南去阳明洞,酌酒秦皇三石瓮”将目光转向更远的历史,提到了秦始皇与阳明洞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历史内涵。接下来的“白鹤吟笙射的来,仙人荡楫樵风送”则通过白鹤、仙人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樵风飒飒铸溪滨,当年此地成纯钧”描绘了古代工匠在溪边铸造宝剑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紧接着的“雷公为鼓阴阳炭,天帝来看龙虎文”则通过雷公、天帝的形象,展示了古代神话的奇妙与力量。

“烂如列星罗太乙,皎若芙蓉含夜月”以璀璨的星辰和含蓄的月光,比喻历史的辉煌与深邃。最后,“登高山兮临深渊,一麾敌国皆流血”则通过登山临渊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勇敢与决断的赞美。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蕴含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历史画卷,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舟上西江值大水有作(其一)

六月滇黔水大来,端州城门不敢开。

左右双江争一口,白波倒捲失崧台。

咽喉最苦羚羊小,水花四飞如白鸟。

洪涛鼓舞不因风,一出峡门成浩淼。

此水发源自夜郎,万里来入祝融江。

南天一渎亦无愧,势与岷江争短长。

春来一雨成黄浊,八斗淤泥那可濯。

炎方水土此难尝,生长蛮中殊不觉。

我行正溯牂牁西,津路微茫咫尺迷。

牵舟欲上木棉树,走马不见桃花堤。

榕叶阴阴馀片地,芭蕉土布来金利。

渔父鲥鱼尺许长,买来且作风前醉。

形式: 古风

舟上西江值大水有作(其二)

峡口片云时启闭,风雷更助建瓴势。

水头十丈似黄云,两岸崩崖苦相制。

牵舟直上望夫台,万壑千岩往复回。

石栈如丝萦绝顶,飞梯上下愁莓苔。

滇黔至此水始放,河伯未见奔腾状。

万里苴兰赴海来,炎风吹尽无烟瘴。

风俗家家种橘田,淘金采石峡门边。

多鱼正喜西江涨,妇女相将日数钱。

形式: 古风

上峡

水如奔箭穿霞壁,舟与浪花相拒敌。

千岩万壑势将崩,一石中流犹荡击。

风挟惊涛似飓来,斜吹一半断虹开。

潮向北江犹可上,西江从未有潮回。

北江势比西江缓,水性西江尤劲悍。

时时一口似龙门,万里飞流束欲断。

牂牁至此尾闾同,到海犹须两日功。

倾泻不教元气尽,故为三峡吕梁中。

形式: 古风

蕉布行

芭蕉有丝犹可绩,绩成似葛分絺绤。

女手纤纤良苦殊,馀红更作龙须席。

蛮方妇女多勤劬,手爪可怜天下无。

花练白越细无比,终岁一匹衣其夫。

竹与芙蓉亦为布,蝉翼霏霏若烟雾。

入筒一端重数铢,拔钗先买芭蕉树。

花针挑出似游丝,八熟珍蚕织每迟。

增城女葛人皆重,广利娘蕉独不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