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湖树江云隔杳冥,千峰万壑梦中青。
悬知茅屋孤灯下,逐字教儿读孝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尘嚣的超脱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湖树江云隔杳冥"一句,以浓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其中“杳冥”二字更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向往。紧接着的"千峰万壑梦中青",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一种精神体验,“梦中”二字透露出一种超越现实、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而后两句"悬知茅屋孤灯下,逐字教儿读孝经"则转向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后代的期望。"悬知茅屋孤灯下"描绘出一种简朴而安静的夜晚学习场景,而"逐字教儿读孝经"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传统经典教育来培养子女的美好品德和道德观念。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文化传承的坚守,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生活画卷。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粉围香阵画梁尘,几梦梨花漠漠云。
一夜春风忽吹醒,镜中白发不须耘。
月到东窗夜正中,人间天上广寒宫。
蚊虫血食三千国,尽被西风一扫空。
蟠桃结实许谁偷,笑作承华殿里游。
紫辇不留青鸟去,小儿空识茂陵秋。
仙馆幽深竹覆墙,风传石鼎煮茶香。
门前老树高如盖,乞与樵夫话晚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