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无所作的《欲为海幢化四金刚(其二)》。诗中以“名蓝日日见芳晨,嘉树同君岁岁春”开篇,描绘了四季更迭,春日花开,绿树常青的自然景象,寓意着生命的永恒与美好。接着,“云水此时方减劫,江山何处觅斯人”两句,借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知音难遇的无奈。
“不知参术神尤壮,别却儿孙道自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参术”的壮实与“儿孙”的亲情,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与家庭关系的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境界的同时,对世俗情感的珍视。
最后,“因惜衰宗无力振,吾年四十困风尘”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衰落、个人遭遇困境的感慨,以及在年届不惑之际,面对世事沧桑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