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

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皇家车驾沐浴春光,如神池倒映银河回转。
双颗星辰移动旧刻,孤独的月亮隐藏在残余的灰烬中。
英勇的鹢鸟顺应时节离去,期待恩宠的鱼儿希望君王降临。
山花盛开,骑兵环绕,堤边垂柳如帷幕般打开城门。
思绪飘荡在汾水之畔,欢歌留连于宴饮的镐京杯盏之间。
我这微不足道的臣子,面对如此盛景,自愧不如豫章的珍贵木材。

注释

法驾:皇家车驾。
春转:春光沐浴。
神池:如神明的池塘。
象汉:倒映银河。
双星:两颗星辰。
旧石:旧刻的标记。
孤月:孤独的月亮。
残灰:残余灰烬。
战鹢:英勇的鹢鸟。
恩鱼:期待恩宠的鱼。
山花:山间的花朵。
缇骑:骑兵。
堤柳:堤边垂柳。
幔城:如帷幕般的城门。
思逸:思绪飘荡。
横汾:汾水之畔。
欢留:欢歌留连。
宴镐:宴饮镐京。
微臣:微不足道的臣子。
雕朽质:朽木之身。
羞睹:自愧看到。
豫章材:豫章的珍贵木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出行的盛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皇权的威仪和壮观。首句“法驾乘春转”即设定了皇帝在春日出巡的宏大场面,“神池象汉回”则是说皇帝的车驾到了神仙般的水池边,象征着皇权与天意相通。

接下来的“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通过对夜空中星辰变化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同时,“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中的“战鹢”和“恩鱼”可能是皇帝出行时所遇到的吉祥之物,预示着皇上的福泽即将到来。

诗中还通过“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这一对仗,描写了春天的山花和沿途的柳树,如同华丽的装饰,为皇帝的车驾打开了一条通道。这样的景象不仅美化了自然,更衬托出了皇权的辉煌。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场面的向往和参与其中的喜悦之情,“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最后,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作为小官,对于皇上的恩泽心存感激,担心自己的才能不够资格记录这份恩惠。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出行场面的描写,以及自然景物和吉祥征兆的联结,彰显了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忠诚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昆明池侍宴应制

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

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

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

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灵鱼衔宝跃,仙女废机迎。

柳拂旌门暗,兰依帐殿生。

还如流水曲,日晚棹歌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度安海入龙编

我来交趾郡,南与贯胸连。

四气分寒少,三光置日偏。

尉佗曾驭国,翁仲久游泉。

邑屋遗氓在,鱼盐旧产传。

越人遥捧翟,汉将下看鸢。

北斗崇山挂,南风涨海牵。

别离频破月,容鬓骤催年。

昆弟推由命,妻孥割付缘。

梦来魂尚扰,愁委疾空缠。

虚道崩城泪,明心不应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

少曾读仙史,知有苏耽君。

流望来南国,依然会昔闻。

泊舟问耆老,遥指孤山云。

孤山郴郡北,不与众山群。

重崖下萦映,嶛峣上糺纷。

碧峰泉附落,红壁树傍分。

选地今方尔,升天因可云。

不才予窜迹,羽化子遗芬。

将览成麟凤,旋惊禦鬼文。

此中迷出处,含思独氛氲。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韦商州弼

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

闻君监郡史,暂罢尚书郎。

王事嗟相失,人情贵不忘。

累年同画省,四海接文场。

点翰芳春色,传杯明月光。

故交从此去,遥忆紫芝香。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