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对雪赠傅霭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海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方的雪落在吴地的天空,随风飘过辽阔的渤海。
海上的树木沐浴着春天的气息,江边的沙滩上洒满明亮的月光。
心中的兴致源于剡溪的美景,思绪又飘向了昔日的梁园。
我将这首歌寄给你,郢都的朋友,曲终人散,心中情感难以割舍。

注释

朔:北方。
吴天:吴地的天空。
从风:随风。
溟渤:渤海。
海树:海上的树木。
阳春:春天的气息。
江沙:江边的沙滩。
浩明月:明亮的月光。
剡溪:古代浙江的河流,这里指代美景。
梁园:古代的园林,这里可能象征美好的回忆。
郢中歌:郢都的歌曲,可能指代某种深情的诗歌。
心断绝:情感难以割舍,心情悲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画面。开篇“朔雪落吴天”即设定了一个广阔而冷清的背景,雪花纷飞,覆盖了江南的吴地。“从风渡溟渤”则是用来形容雪花随着狂风飘逸,如同渡过了遥远的地方。

接下来的“海树成阳春”可能是在描绘一幅海边的景象,尽管是冬天,但海边的树木却似乎已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与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春意盎然”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情景的向往。

“江沙浩明月”则是描写夜晚的景色。雪后的一切变得清晰可辨,连月光都似乎更加明亮和宁静。

至于“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起伏。剡溪与梁园都是著名的自然景观或历史遗迹,从这些地方激发出来的情感,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有可能掺杂着对友人的思念和怀念。

最后,“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曲罢心断绝”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愫,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在远方,对亲友的思念无法排解,因此用歌声寄托自己的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月光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在远离亲朋好友时所产生的孤独与哀愁。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野田黄雀行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形式: 古风

雪谗诗赠友人

嗟予沈迷,猖獗已久。五十知非,古人尝有。

立言补过,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顽丑。

月出致讥,贻愧皓首。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白璧何辜,青蝇屡前。群轻折轴,下沉黄泉。

众毛飞骨,上凌青天。萋斐暗成,贝锦粲然。

泥沙聚埃,珠玉不鲜。洪焰烁山,发自纤烟。

苍波荡日,起于微涓。交乱四国,播于八埏。

拾尘掇蜂,疑圣猜贤。哀哉悲夫,谁察予之贞坚?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

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

坦荡君子,无悦簧言。擢发赎罪,罪乃孔多。

倾海流恶,恶无以过。人生实难,逢此织罗。

积毁销金,沈忧作歌。天未丧文,其如余何。

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

汉祖吕氏,食其在傍。秦皇太后,毒亦淫荒。

螮蝀作昏,遂掩太阳。万乘尚尔,匹夫何伤。

辞殚意穷,心切理直。如或妄谈,昊天是殛。

子野善听,离娄至明。神靡遁响,鬼无逃形。

不我遐弃,庶昭忠诚。

形式: 古风

黄葛篇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

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

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