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三首(其三)

偶有茅檐潩水阴,近依城市浅非深。

幽居每自比陈寔,古学何人贵杜林。

邻父时来陪小饮,儿曹颇解续微吟。

前年仅了春秋传,后有仁人知我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偶尔在屋檐下享受潩水的阴凉,它靠近城市但并不深邃。
我常常把自己比作隐居的陈寔,对于古人的学问,谁又像杜林那样珍视呢?
邻居们时常过来一起小酌,孩子们也懂得跟着吟诵诗文。
前年我刚刚研读完《春秋》,希望能有更多仁人理解我的内心世界。

注释

茅檐:简陋的屋檐。
潩水:地名,可能指附近的小溪或流水。
阴:阴凉处。
城市:城镇。
浅非深:靠近却不深入。
幽居:隐居生活。
陈寔:东汉时期著名学者,以清廉著称。
古学:古代的学问。
杜林:东汉学者,以博学多才闻名。
邻父:邻居的长辈。
陪小饮:一起小酌。
儿曹:孩子们。
微吟:低声吟诵。
春秋传:《春秋》这部历史著作。
仁人:道德高尚的人。
知我心:理解我的心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苏辙在春日里居住在靠近城市的茅屋中,享受着流水潺潺带来的阴凉。他将自己比作东汉贤士陈寔,崇尚古人的学问,对杜林那样的学者极为敬重。邻居们时常来访,一起小酌,孩子们也略懂诗书,能跟随吟诵。诗人提到了前年研读《春秋传》的经历,感叹还有仁人理解他的志向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文化的热爱。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春深三首(其二)

小园松竹有清阴,懒病从兹日益深。

醉客满堂惭北海,野僧同社忆东林。

逢人问道空长啸,久客思归尚越吟。

三十年前诵圆觉,年来虽老解安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深三首(其一)

郊原红绿变青阴,闭户不知春已深。

稍喜荒畦添野荠,坐看新竹补疏林。

帘中飞絮萦残梦,窗外啼莺伴独吟。

欲听楞严终懒出,道人知我祖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其一)

晚岁抽身尘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宫。

羞将白发随冯叟,欲就丹砂继葛洪。

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

骚人欲作招魂赋,蝉蜕疑非世俗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其二)

新诗锦绣烂成编,醉墨龙蛇洒未乾。

共首卜居空旧约,宛丘携手忆馀欢。

风流可见身如在,乡国全归意所安。

行到都门送君处,长河清泪两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