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

邻井双梧上,一蝉鸣隔墙。

依稀旧林日,撩乱绕山堂。

难嘿吟风口,终清饮露肠。

老僧加护物,应任噪残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邻近井边的两棵梧桐树上,一只蝉隔着墙在鸣叫。
隐约回想起往日在林中的时光,纷扰缭绕在山间屋堂。
难以忍住不在这里放声吟唱,毕竟清心寡欲只饮晨露为生。
老僧以慈悲之心庇护万物,应许这蝉在夕阳下尽情嘶鸣。

注释

邻井:旁边的井。
双梧:两棵梧桐树。
一蝉:一只蝉。
隔墙:隔着一道墙。
依稀:隐约,模糊。
旧林日:往日在林中的时光。
撩乱:纷扰,杂乱。
山堂:山间的房屋或庙堂。
难嘿:难以沉默。
吟风:借风吟唱,比喻表达情感。
口:此处指表达的欲望。
终清:始终保持。
饮露肠:以饮露水为生,比喻清高。
老僧:年长的僧人。
加护物:以慈悲心保护万物。
应任:应该允许。
噪残阳:在夕阳下喧闹,比喻享受最后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寺庙生活图景。开篇"邻井双梧上,一蝉鸣隔墙"写出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井旁生长着两棵梧桐树,而一只蝉在墙外鸣叫,这已经给人一种清幽静谧的感觉。

接着"依稀旧林日,撩乱绕山堂"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似乎还沉浸在过去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中,那些日子如同旧林一般难以忘怀,而现在则是撩乱无序,但依然围绕着那座山间的佛堂。

"难嘿吟风口,终清饮露肠"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受与融合之情。"噓"指的是吸气,"吟"则是低声朗诵,这里表明诗人即便是在大自然中也难以发出声音,因为一切都在清风中得到了净化,他的内心如同清晨露水一般纯洁。

最后"老僧加护物,应任噪残阳"则写出了寺庙中的老僧对万物的关怀,以及对即将过去的日光(残阳)的顺其自然的态度。这里的"护"不仅是保护,更有慈爱和维护之意,而"噪"则是指声音杂乱,这里用来形容老僧面对生活杂音时的从容自如。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时间、自然与寺庙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他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寻阳道中作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

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

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岁暮江寺住

山依枯槁容,何处见年终?

风雪军城外,蒹葭古寺中。

孤村谁认磬,极浦夜鸣鸿。

坐忆匡庐隐,泉声滴半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扫地

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

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

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

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早秋雨后晚望

暑气时将薄,虫声夜转稠。

江湖经一雨,日月换新秋。

有景堪援笔,何人未上楼。

欲承凉冷兴,西向碧嵩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