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
大江秋易盛,空峡夜多闻。
径隐千重石,帆留一片云。
儿童解蛮语,不必作参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壮志未酬以及隐居生活的感慨。
“身许麒麟画”一句,设想着自己的身体仿佛被画进了一幅描绘神兽麒麟的古代名画之中,这里麒麟象征着吉祥与纯洁,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年衰鸳鹭群"则反映出岁月匆匆,生命力渐衰,连鸳鹭这样的鸟儿也变得老态龙钟,与自己青春不再形成对比。
“大江秋易盛”一句,通过对长江秋水的描述,传达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景象变化,"空峡夜多闻"则描绘出在深邃的山谷中夜晚听到的各种声响,这些自然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径隐千重石”一句,形容路径被层层叠叠的岩石所掩盖,给人一种遥远与孤寂之感。"帆留一片云"则是诗人借用帆船留住那片飘逸的云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希望能够在这宁静中保有某种精神上的自由。
“儿童解蛮语”这一句,通过儿童能理解蛮族语言这一意象,传递出一种简单、纯真的生活状态。"不必作参军"则表明诗人对于平和安稳的隐居生活的向往,没有必要去追求那些纷争与战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一丝哀愁。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
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
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
汎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
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
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