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鲸奔兽骇罗群峰,晴岚湿雾深几重。
世言番君勇穿石,此事荒唐敢云实。
仙凡聚散那得知,祗今流水篆元之。
冲升坛在肯回顾,木鹤痴情飞不去。
五诗遗笔写元云,残碑记载心何勤。
谁通一罅山前路,车马尘埃了朝暮。
刘郎想自天台来,步步锦绣连云开。
千崖万壑玲珑窍,今日重逢应一笑。
苍苍石鼓青云齐,名章合刻悬崖西。
可怜一觉邯郸炊,胸中五色蟠晴霓。
此桃种在清虚处,不断尘埃笑崔护。
人世从教隔古今,洞府何从认新故。
我发白矣骨尚凡,悠悠空老兹山间。
酌泉祈仙会当见,曾有麻姑访王远。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水景象,诗人曾原郕以游历金精为背景,通过比喻和想象展现了自然的雄奇与仙境的玄妙。首句“鲸奔兽骇罗群峰”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山势险峻,仿佛巨鲸奔腾、野兽惊骇,群峰如网罗般密集。接下来的“晴岚湿雾深几重”则渲染出云雾缭绕的氛围,增添了神秘感。
诗人提到世人传说番君穿石之事,认为其荒唐不实,暗示了对超自然力量的怀疑。随后笔锋一转,借流水篆刻元之,暗示时光流转,仙凡聚散难以捉摸。诗人以“冲升坛在肯回顾”象征仙人升天而不留恋尘世,木鹤痴情不飞,寓意执着与超脱的对比。
“五诗遗笔写元云”可能指的是诗人或前人留下的诗篇,记录着对元气(宇宙本源)的感悟。残碑记载着过往的勤勉,而“谁通一罅山前路”则表达了寻找通往仙道的困惑。诗人想象刘郎从天台而来,步步生辉,与千崖万壑的玲珑窍相遇,寓意着仙凡之间的重逢。
“苍苍石鼓青云齐”描绘了石鼓高耸入云的景象,名章刻于悬崖西,寓意着历史与名望的永恒。然而,“邯郸炊梦”又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虚幻,胸中五色如霓虹,色彩斑斓,却又令人感叹。
最后,诗人将桃树种在清虚之地,寓意超脱尘世,笑对崔护的世俗。洞府的辨识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反映出诗人对仙道的向往。诗人自述发白骨凡,感叹岁月流逝,但仍期待在山间酌泉祈仙,期待与仙人相见,呼应了麻姑访王远的典故,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对仙境的向往。
不详
问岩云朵朵为谁飞,向来读何书。
道江南名宦,掉头勿顾,彩服归与。
无限山中风物,今古属潜夫。
渺渺辽天鹤,应费招呼。
谩说缁巾缟带,与豸冠犀剑,忧乐如何。
渐桥横采石,国步已趑趄。
想归来、顿成憔悴,叹季鹰、闻早忆莼鲈。
丹泉冷,崖钟绝响,夕照啼乌。
断崖抛雪瀑,又潜溜、入山跟。
听暗壁潺湲,山中紫雾,山下红云。
当年七僧甚处,但空馀、老刹靠嶙峋。
底事神粮不幻,翠窝剩积香尘。纷纷。结社种莲人。
名氏已无闻。看银书般若,金陵故国,斜敕空存。
争得十虚销殒,为让皇、冤魄脱沈沦。
往事犹堪一笑,岩花乱点乌巾。
官居隐几望灊山,不似茅檐旧日闲。
顾我尘沙添白发,怜君道路失朱颜。
江涵秋老鲈鱼美,岸入春风荻笋斑。
此味纵佳吾不乐,惟思一马返乡关。
凛凛河南已百年,维公高行继前贤。
早施绛帐崇师席,晚入金华侍讲筵。
斯道未传今逝矣,彼苍难问竟茫然。
回思昨日论交地,不见牙签列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