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东阳岩

问岩云朵朵为谁飞,向来读何书。

道江南名宦,掉头勿顾,彩服归与。

无限山中风物,今古属潜夫。

渺渺辽天鹤,应费招呼。

谩说缁巾缟带,与豸冠犀剑,忧乐如何。

渐桥横采石,国步已趑趄。

想归来、顿成憔悴,叹季鹰、闻早忆莼鲈。

丹泉冷,崖钟绝响,夕照啼乌。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询问山岩上的白云为何飘飞,你一向研读的是什么书籍。
谈论江南那些有名望的官员,他们却置之不理,只愿身着彩衣回归山林。
无尽的山中景色,自古以来都属于隐士。
那远方的天空中,飞翔的白鹤,恐怕难以招引。
别提那些黑色僧帽和白色丧服,还有獬豸冠和犀牛皮剑,忧虑和快乐又怎能言说。
渡口的桥梁横跨采石矶,国家的步伐已经摇摆不定。
想象他归来时,定会面容憔悴,感叹像张翰那样早早地怀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
红色的泉水冷冽,山崖上的钟声不再回荡,夕阳下乌鸦哀鸣。

注释

岩云:山岩上的云。
何书:何种书籍。
名宦:有名望的官员。
彩服:彩色的衣服,指隐居生活。
潜夫:隐士。
辽天鹤:远方天空中的白鹤。
缁巾缟带:黑色僧帽和白色丧服。
豸冠犀剑:獬豸冠和犀牛皮剑,象征官职。
憔悴:形容面容消瘦,精神疲惫。
季鹰:张翰的字,典故来自《世说新语》。
莼鲈:家乡的食物,比喻思乡之情。
丹泉:红色的泉水。
崖钟:山崖上的钟声。
啼乌:乌鸦的叫声。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东阳岩》是宋代词人曾原郕的作品,通过对东阳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忧虑。开篇以问岩云起,引发对读书人的思考,暗示了对官场名利的淡泊态度。接着提到江南的官员们不顾山水之乐,选择回归,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羡慕。

词人进一步描绘山中的风物,认为它们自古以来就属于真正的隐士,而那些身着黑色僧衣的高士,以及象征清廉的豸冠犀剑,似乎也无法抵挡内心的忧乐。他担忧国家步履维艰,暗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渐桥横采石,国步已趑趄”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艰难处境。词人想象自己归隐后,可能会因为时事变迁而变得憔悴,此处引用张翰“闻早忆莼鲈”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深深怀念。最后,以丹泉冷、崖钟绝响、夕照乌啼的景象收尾,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反映出词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

曾原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甘泉岩

断崖抛雪瀑,又潜溜、入山跟。

听暗壁潺湲,山中紫雾,山下红云。

当年七僧甚处,但空馀、老刹靠嶙峋。

底事神粮不幻,翠窝剩积香尘。纷纷。结社种莲人。

名氏已无闻。看银书般若,金陵故国,斜敕空存。

争得十虚销殒,为让皇、冤魄脱沈沦。

往事犹堪一笑,岩花乱点乌巾。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舒州寄王介甫

官居隐几望灊山,不似茅檐旧日闲。

顾我尘沙添白发,怜君道路失朱颜。

江涵秋老鲈鱼美,岸入春风荻笋斑。

此味纵佳吾不乐,惟思一马返乡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挽和靖先生(其一)

凛凛河南已百年,维公高行继前贤。

早施绛帐崇师席,晚入金华侍讲筵。

斯道未传今逝矣,彼苍难问竟茫然。

回思昨日论交地,不见牙签列简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和靖先生(其二)

道直心无愧,师严貌有威。

上方虚席待,公忽挂冠归。

王室怀元老,天星掩少微。

簪绅竞相吊,奚独我心悲。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