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四)

北风如箭射庭除,冷落禅门一物无。

多谢诸人相暖热,殷勤为我作开炉。

老僧来慧林,四见书云节。

不解巧逢迎,岂敢多饶舌。

瞋即听你瞋,拙即从我拙。

要透祖师关,放教心地歇。

若不歇,腊月三十日,一时都败阙。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北风凛冽、禅门清寂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孤高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北风如箭射庭除”描绘了冬日寒风的刺骨,紧接着“冷落禅门一物无”则突出了禅宗修行环境的简朴与清冷,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与淡泊。

“多谢诸人相暖热,殷勤为我作开炉”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周围朋友或同修在寒冷中给予温暖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在修行路上相互扶持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有物质上的温暖,更有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

后半部分转而探讨修行的真谛。“老僧来慧林,四见书云节”,描述了老僧在智慧之林中的修行经历,以及对四季更替的深刻体悟。接着,“不解巧逢迎,岂敢多饶舌”表明了老僧在修行过程中保持谦逊,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干扰内心的平静。

“瞋即听你瞋,拙即从我拙”这两句展现了老僧面对外界的批评或误解时的态度,他选择理解和接纳,而不是争辩或改变自己。这种态度体现了佛教中“随缘”和“包容”的哲学思想。

最后,“要透祖师关,放教心地歇”强调了深入理解佛法精髓的重要性,只有彻底领悟,才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安息。而“若不歇,腊月三十日,一时都败阙”则以形象的比喻告诫人们,如果不放下执着,最终将无法达到心灵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表现,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和智慧。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五)

十年持钓在江湖,蒻笠蓑衣只自如。

忽尔竿头浮子动,等闲钓得一头鱼。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六)

慧林铁馒头,做来年已久。

不是不拈出,自是人不受。

觑著齿牙寒,咬著眉头皱。

不是张鹏举,谁人敢下口。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七)

祖师妙诀,头头漏泄。

众生日用不知,只管强生分别。

岂不见灵云陌上桃花,赵州指出庭前柏。

别别,正似红炉一点雪。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八)

夜来看上元,一觉到天晓。

纸被暖如春,被底呵呵笑。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