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三首(其二)

夜无多雨晓生尘,草色岚光日日新。

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

扬雄宅在唯乔木,杜甫台荒绝旧邻。

却共海棠花有约,数年留滞不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夜晚少雨,清晨便起尘埃,草色与山岚每天都焕然一新。
蒙顶茶园上挂满了晶莹露珠,浣花笺纸上流淌着春天的气息。
扬雄的旧居只剩下高大的树木,杜甫的亭台已荒废,失去了昔日的邻居。
我与海棠花有个约定,多年滞留他乡的人未能归去。

注释

夜无多雨:夜晚降雨不多。
晓生尘:清晨尘土飞扬。
草色岚光:草的颜色和山间的雾气。
日日新: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蒙顶茶畦:蒙顶山的茶园。
千点露:无数的露珠。
浣花笺纸:浣花溪旁的信纸。
一溪春:满溪的春意。
扬雄宅:扬雄的住所。
乔木:高大的树木。
杜甫台:杜甫的亭台。
绝旧邻:失去了原来的邻居。
共海棠花有约:与海棠花有个约定。
数年留滞:多年停留。
不归人:未能回家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开篇“夜无多雨晓生尘”,写的是一场细雨过后,清晨露水沾湿了尘土,显示出大地回春的气息。“草色岚光日日新”则形容草色随着山光日新月异,展现出自然界不断更新换代的美丽景致。

接着“蒙顶茶畦千点露”,描绘的是覆盖在茶园上的露珠,如同千万颗珍珠散落其间。“浣花笺纸一溪春”则是诗人用鲜花浸湿的纸张书写,字里行间都带着春天的气息。

“扬雄宅在唯乔木”,提及的是西汉时期文学家扬雄的住宅,只剩下孤独伫立的乔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紧接着“杜甫台荒绝旧邻”则是说到了唐代诗人杜甫曾经居住的地方,如今已成废墟,旧日的邻里也随之消失。

最后,“却共海棠花有约,数年留滞不归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的不舍。海棠(一种植物)开花时那份承诺与誓言,以及多年的流离失所,不得归返的人生境遇,都在这里得到深刻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历史遗迹的感慨,传达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美好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蜀中三首(其三)

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

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

窗下斲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

子规夜夜啼巴树,不并吴乡楚国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蜀中春日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蚁酒冲愁肺,却忆渔蓑覆病身。

何事晚来微雨后,锦江春学曲江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蜀江有吊

孟子有良策,惜哉今已而。

徒将心体国,不识道消时。

折槛未为切,沈湘何足悲。

苍苍无问处,烟雨遍江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锦二首(其一)

布素豪家定不看,若无文彩入时难。

红迷天子帆边日,紫夺星郎帐外兰。

春水濯来云雁活,夜机挑处雨灯寒。

舞衣转转求新样,不问流离桑柘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