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鲤客山高刺云,天门山小旧称君。
插江鹅鼻移沙脉,愁杀浪撞黄歇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游者在鲤客山中登高远望的景象,山势险峻直插云霄,仿佛与天门山相接,暗示了山之高大和壮丽。"天门山小旧称君"一句,以拟人手法赞美天门山虽小却如同君临天下,显得威严而独特。
接下来的两句,"插江鹅鼻移沙脉"形象地描述了江边地形的奇特,鹅鼻状的山峰插入江中,沙脉随着水流移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变迁和生动画面。最后,诗人以"愁杀浪撞黄歇坟"收尾,借浪花撞击黄歇坟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历史痕迹,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
不详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乱石呀声大小湾,石中无玉作连环。
楚江风浪吴烟雨,翠锁修眉八字山。
南北两江朝暮潮,郎心不动妾心摇。
马驼少个天灯塔,暗雨乌风看作标。
北望大江南望城,席帽马鞍屏障横。
侬是小山渔泊户,水口风门过一生。
石筏横津蛟莫窥,近山张弩或眠旗。
侬作神衫与神女,祈水祈风郎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