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望大江南望城,席帽马鞍屏障横。
侬是小山渔泊户,水口风门过一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两个方向眺望的场景,北望大江,南望城市,形象地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地理环境。"席帽马鞍屏障横"一句,通过个人的装扮和周围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可能是个游牧或渔猎者,生活简朴且与自然紧密相连。"侬是小山渔泊户,水口风门过一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愿意在山水之间度过一生,过着渔夫的生活,自在而宁静。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田园诗意的写景抒怀之作,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坚守。
不详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石筏横津蛟莫窥,近山张弩或眠旗。
侬作神衫与神女,祈水祈风郎不知。
巫子惊湍天下闻,商人望拜小龙君。
茹藘草染榴红纸,好剪凌波十幅裙。
潮落蟆山连狗沙,黄泥鞋浦趁江斜。
阿侬十指年娇小,曾比个中春荻芽。
銮刀刲燔羊,官瓮泻渼马。
更衣兰房中,吊影银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