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树含春容,寒泉动幽响。
念彼山中人,风露恣清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自然界的美好景象,通过老树与寒泉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老树含春容”,老树在春天的照耀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仿佛蕴含着春天的容颜,展现出一种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成熟与活力。这里的“春容”不仅指树木的绿意盎然,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萌芽。
“寒泉动幽响”,寒泉在宁静中流淌,发出细微却悠长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乐章。这里的“幽响”不仅描绘了泉水流动时的声响,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念彼山中人,风露恣清赏”,诗人想象着山中的人们,在春风拂面、露水滋润的环境中,尽情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这里通过“山中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风露的“清赏”不仅指自然景观的清新与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
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唱彻芙蓉花正开,新声又听采茶哀。
秋风叶落踏歌起,已觉江南席卷来。
眼底权奸汉室空,伯喈文举亦才雄。
王畿庙号关何事?亦在区区论建中。
扁舟老树傍苍崖,好似今秋雪岭回。
试问黄尘山下渡,几人曾为看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