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三首(其一)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

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首句“当年一线魏瓠穿”,以“魏瓠”比喻历史长河中的某个关键事件或人物,暗示着某个决定性时刻的来临,如同一线穿透历史的裂痕。接着,“直到横流破国年”,描述了这一事件或人物的影响深远,直至国家动荡,社会巨变,仿佛是历史洪流中的一次巨大冲击。

“草满金陵谁种下”,金陵,即南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城市,这里用“草满”来形容其荒凉景象,暗示国家衰败后的萧条,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无常的感慨。“谁种下”则带有一种疑问和无奈,表达了对历史因果关系的深思。

最后一句“天津桥畔听啼鹃”,天津桥位于南京,此处引用啼鹃的哀鸣,象征着历史的悲凉与哀伤,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繁华不再的深深怀念。啼鹃的声音在桥畔回荡,仿佛是在诉说着历史的沉痛记忆,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无常,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书事三首(其三)

唱彻芙蓉花正开,新声又听采茶哀。

秋风叶落踏歌起,已觉江南席卷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读史谩题

眼底权奸汉室空,伯喈文举亦才雄。

王畿庙号关何事?亦在区区论建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孙尚书家山水卷

扁舟老树傍苍崖,好似今秋雪岭回。

试问黄尘山下渡,几人曾为看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郭氏家山图

鹿门烟影接隆中,翁媪通家社酒红。

只有山童最神骏,旧曾床下拜庞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