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谩题

眼底权奸汉室空,伯喈文举亦才雄。

王畿庙号关何事?亦在区区论建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读史谩题》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权力与才能的深刻思考。

首句“眼底权奸汉室空”,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权奸”指代那些掌握权力、为非作歹的人,而“汉室空”则暗示了汉朝末年的衰败景象,权力的腐败导致国家的衰落。此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对现实的批判。

次句“伯喈文举亦才雄”,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蔡邕(字伯喈)和孔融(字文举),两人皆为东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这里用“亦才雄”来赞美他们的才华,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上真正有能力却未能施展抱负者的惋惜。

接着,“王畿庙号关何事?”一句转向对庙号的讨论。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被供奉时所使用的名号。此处提出疑问,意在探讨庙号与个人功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庙号是否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贡献和影响。

最后,“亦在区区论建中”则表达了对庙号评定标准的质疑,认为不应仅仅局限于庙号的授予,而应该更全面地考量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品德和对社会的影响。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评价标准的反思,强调了对人的全面评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庙号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权力、才能与历史评价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正、全面评价历史人物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孙尚书家山水卷

扁舟老树傍苍崖,好似今秋雪岭回。

试问黄尘山下渡,几人曾为看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郭氏家山图

鹿门烟影接隆中,翁媪通家社酒红。

只有山童最神骏,旧曾床下拜庞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睡起

晚醉城南不记回,虚檐高枕藉莓苔。

酒醒凉意潇潇在,应是前山送雨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即事

云白天青浩不收,雨晴山色欲无秋。

淡烟衰草关何事,落日红波空自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