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攀枝结叶蔽朝寒,病鹤摧颓老骨山。
安得虎头痴绝手,蘧庐置我水云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名为《次韵林仲和筠庄(其五)筠庵》。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身体衰败的无奈感慨。
“攀枝结叶蔽朝寒”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植物在晨寒中紧密相连的情状。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的隔绝与自我封闭的心境。
“病鹤摧颓老骨山”则明显流露出诗人的哀伤之情。鹤是长寿的象征,而这里的“病鹤”却表现出一种衰败、不堪重负的情形,通过“老骨山”,进一步强化了时间对生命力的侵蚀。
然而在这样的境遇中,诗人仍然寻求着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安得虎头痴绝手”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如同佛教中的“断腕成佛”,通过某种方式彻底摆脱尘世的羁绊。
最后,“蘧庐置我水云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的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向往。这里的“筠庵”是一个隐居之所,而“水云间”则是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面对生命流逝时的无力感和对精神解脱的渴望。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叠叠重重两岸山,钩连秀色上琅玕。
孤亭四壁面烟雨,人与白鸥分暮寒。
青青谷口自披榛,断取他方宝界新。
弥勒同龛把茅下,客来不识住庵人。
爱笋从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澜。
此君臭味唯风月,底事须除数百竿。
琐碎金中踏薜萝,出云苔壁手摩挲。
飞鸿送尽不知暝,乌鹊窥林日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