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我观诸境尽,心与古人同。

僧发侵眉白,桃花映竹红。

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菩萨所照耀的清凉月,行走在无边的空寂中。
我观察到所有景象,内心与古人的智慧相通。
僧人的头发已斑白,沾染在眉毛上,桃花的红艳映衬着翠竹。
如果有人来寻找祖师的教诲,他们的手势仿佛展现出家族的传统风格。

注释

菩萨:佛教中的尊称,指具有慈悲和智慧的修行者。
毕竟空:佛教术语,表示一切法无自性,空无常住。
我观:观察,指个人的见解或理解。
古人同:与古人的思想观念一致。
僧发:僧人的头发。
侵眉白:斑白的眉毛。
桃花映竹:桃花与竹子相映成趣。
傥来:偶然,临时。
祖意:祖师的教诲或理念。
展手:挥手,这里可能象征传授或示意。
家风:家族的传统风格或风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吉州承天院清凉轩》。诗中以“菩萨清凉月”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轮明净的月亮,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凉智慧。"游于毕竟空"则表达了对超越世俗、抵达真理境界的追求。诗人观察周遭环境,感叹“我观诸境尽”,认为自己的心境与古代圣贤相通。

接下来,他通过描绘僧人的白眉和桃花映照下的红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最后两句“傥来寻祖意,展手似家风”,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内心深处的祖意,以及在修行中展现出的那种自然、质朴的家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思想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禅境的领悟和个人修行的追求,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敛和禅意之美。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题安福李令朝华亭

丹楹刻桷上峥嵘,表里江山路眼平。

晓日成霞张锦绮,青林多露缀珠缨。

人如旋磨观群蚁,田似围棋据一枰。

对案昏昏迷簿领,暂来登览见高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李十八知常轩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

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

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

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杨道人默轩

炙手权门烈火炎,冷溪寒谷反幽潜。

轻尘不动琴横膝,万籁无声月入帘。

秋后丝钱谁数得,春馀苍竹自知添。

客星异日乘槎去,会访成都人姓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题神移仁寿塔

十二观音无正面,谁令塔户向东开。

定知四梵神通力,曾借六丁风雨推。

蝇说冰霜如梦寐,鴳闻钟鼓亦惊猜。

从今不信维摩诘,断取三千世界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