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栅

山源洄洑溪涧空,两岸对峙如崇墉。

傍田救旱无由供,上流作障凭地崇。

支分下灌畦磴重,卧邀沛泽真伏龙。

复有川水波涛洪,枚桩列植当要冲。

仍制石廪如合纵,要约中流无必东。

穿渠远溉波溶溶,至今陆海称秦中。

畎浍距川惟禹功,田间浚治方成农。

后世拒水能傍通,却资沃灌开田封。

向来陂堨皆馀踪,海内万水空朝宗。

馀波傥使膏润同,纵有汤旱无饥凶,坐令岁岁歌时丰。

富民有具今始逢,此栅功利将无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祯所作的《水栅》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壮观与功效。诗中通过“山源洄洑溪涧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在山间曲折蜿蜒的景象,随后“两岸对峙如崇墉”一句,将两岸比作高墙,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壮阔与力量。

接着,“傍田救旱无由供,上流作障凭地崇”两句,点明了水利工程在解决农田灌溉、抗旱问题上的重要作用,通过“障”和“崇”这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工程的规模与高度,以及它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支分下灌畦磴重,卧邀沛泽真伏龙”描绘了水流在低洼地区灌溉农田的场景,将水流比作“伏龙”,生动地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和对农田的滋养作用。

“复有川水波涛洪,枚桩列植当要冲”则进一步描述了水利工程的布局与功能,通过“要冲”一词,强调了这些工程在水路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仍制石廪如合纵,要约中流无必东”两句,通过“石廪”(可能指水闸或堤坝)的设置,展现了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同时也强调了水流方向的控制与调节。

“穿渠远溉波溶溶,至今陆海称秦中”总结了水利工程的深远影响,从古代到现代,这些工程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使得“陆海称秦中”,即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保障。

最后,“畎浍距川惟禹功,田间浚治方成农”提到了大禹治水的传说,强调了古代先民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智慧与努力,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后世拒水能傍通,却资沃灌开田封”则表达了对后世利用水利工程进行农业开发的肯定,指出这些工程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的分配问题,还促进了土地的开垦与利用。

“向来陂堨皆馀踪,海内万水空朝宗”回顾了历史上水利工程的广泛分布与深远影响,强调了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馀波傥使膏润同,纵有汤旱无饥凶,坐令岁岁歌时丰”表达了对水利工程持续发挥积极作用的期待,希望它们能够像余波一样,继续滋润大地,即使面临干旱也能保证丰收,为社会带来稳定与繁荣。

“富民有具今始逢,此栅功利将无穷”最后点明了水利工程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其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水利工程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也体现了水利工程在农业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收录诗词(52)

王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牛曳水车

日日车头踏万回,重劳人力亦堪哀。

从今垄首浇田浪,都是乌犍领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高车

通渠激浪走轰雷,激转筒车几万回。

水械就携多水上,天池还泻半天来。

竹龙解吐无云雨,旱魃潜消此地灾。

安得临流施此技,楼居涤去暑天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水筒

刳竹作连筒,流泉一脉通。

势虽由上下,用不限西东。

远借居人便,常资沛泽功。

伊谁凭好手,扶起卧龙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石笼

谁编藤竹作长笼,块石填来势自雄。

螮蝀有形横巨浸,鲲鲸无力战秋风。

波涛已捲奔腾势,垄亩都归捍禦功。

拟唤六丁鞭尔去,若为能障百川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