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靖八梅(其一)

暗里寻香自不迷,照空焉用夜燃脐。

欲危疏朵风吹老,太瘦长条雨飐低。

孤艳几时同把盏,野香犹记助看题。

唐人未识高标在,浪自纷纷说李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所作的《和和靖八梅(其一)》。诗中,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梅花独特品质的赞美和对其身份被误解的感慨。

首句“暗里寻香自不迷”,写梅花在暗夜中独自散发香气,暗示其高洁不媚俗,即使无人欣赏也能坚守自我。次句“照空焉用夜燃脐”进一步强调梅花的明亮与坚韧,即使在黑夜中也能照亮周围,无需借助外物。

第三句“欲危疏朵风吹老”,描绘了梅花在风雨中的姿态,花瓣虽稀疏却坚韧不屈,经风一吹,反而显得更加苍老而有韵味。第四句“太瘦长条雨飐低”则刻画了雨中梅花的清瘦与柔韧,枝条随风摇曳,虽低垂却不失挺拔。

第五句“孤艳几时同把盏”,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芳自赏的欣赏,希望有人能共享其美。第六句“野香犹记助看题”则回忆起梅花曾为诗人提供灵感,助其写作。

最后两句“唐人未识高标在,浪自纷纷说李蹊”,以唐代人不知梅花真意为对比,指出梅花真正的价值并未被当时的人们充分理解和欣赏,他们只是盲目地谈论梅花的品种或生长环境,即“李蹊”。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寓言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人未能识其真正价值的惋惜。

收录诗词(117)

胡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字:邦衡
  • 号:澹庵
  •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 生卒年:1102年—1180年

相关古诗词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五)

纷纷红紫勿相猜,自古骚人酷嗜梅。

皂盖折花怜老杜,黄梅时雨忆方回。

一生耐冻天怜惜,满世趋炎我独来。

桃李争春身老大,急须吟醉莫停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三)

瘦吟幽玩有馀妍,更向高人独乐园。

无垢未应经露沐,不缁宁信受尘昏。

春风自识明妃面,夜雨能清吏部魂。

插向胆瓶看更好,凛如明月荐雷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四)

一年佳处早梅时,钩引清风巧钓诗。

未分霜冷禁瘦朵,渐看春入奈愁枝。

晚尤奇特怜无伴,夜更分明不可私。

冷落更须凭酒煖,从今邹律未消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一)

感时湔泪几时乾,顾影伶俜独立难。

自恐节孤无与对,谁怜族冷不胜寒。

未应一世供愁断,长愿三更秉烛看。

雨过花边行更好,犹嫌子美借银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