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法戒诗(其十)

治安共说梁天监,南北通和救涂炭。

金瓯无缺侈心生,白马青丝轻纳叛。

薄心肠,激成变,果致纷纭滋反间。

舍身同泰会无遮,血食牲牷改为面。

贪嗔至竟未能除,荷荷空悲净居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梁天监年间南北通和、共济涂炭的情景,以及后来因人心变化导致的纷争与反间。诗人通过“金瓯无缺”、“贪嗔未能除”等词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以及对人性中贪婪、嗔怒等负面情绪难以彻底消除的感慨。诗中“薄心肠,激成变”揭示了人心变化的微妙与复杂,“血食牲牷改为面”则可能暗喻了道德观念的转变或牺牲的象征。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历史叙事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及道德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7)

张鹏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史法戒诗(其十一)

阅武堂前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酒。

只爱莲花步步生,曾知国步艰难否?

百年南北擅风流,谁信无愁果有愁。

才见荒宫馀辱井,又看芳苑起迷楼。

阿?讵惜好头颈,琼花只恋须臾景。

解道真仙也自迷,不知狂魄何年醒。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十二)

临淄英武摧群凶,美政开元继太宗。

台阁名臣刺州郡,人情和洽多年丰。

历年既多心渐侈,国事无端寄杨李。

长安一骑荔支红,万姓那知作疮痏。

渔阳鼙鼓太无情,入蜀青骡辛苦行。

谁将《夜雨淋铃曲》,更作朝元奏乐声。

形式: 古风

经史法戒诗(其十三)

宋家累叶垂遗泽,求治贤君方侧席。

天津桥上听啼鹃,祸乱将兴任安石。

相公新法执持贤,祖制讵难胥变易。

忠良屏黜奸邪升,朝局如棋互废兴。

千古知人诚不易,那论福建误金陵。

形式: 古风

有所思行

落花纷纷如雪积,明月皎皎如霜铺。

揽衣步月蹑花影,悄然孤馆空庭隅。

沉思欲寐不能寐,明月烛床花满被。

客游花月故园心,庐山高高湘水深,远书欲寄空沉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