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和夏中玉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

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

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

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翻译

一夜霜降月光明亮,处处传来捣衣声。
客居他乡的梦难以成眠,秋天的景色无边无际。
清晨黄昏都是重阳节,菊花盛开黄蕊娇艳。
只恐又要登高赏景,未饮已觉心先被酒意浸醉。

注释

霜月:寒冷明亮的月光。
砧声:捣衣的声音,古人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
客梦:旅居在外的梦。
秋色:秋天的景色。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菊有黄花蕊:菊花盛开,黄色的花蕊。
登高:重阳节习俗,登高望远。
心先醉:内心先被情感或预想的情景所打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月光皎洁如霜,砧声断续回荡在静谧的空气中,勾起了旅人的思乡之情。诗人难以入眠,感叹秋色无边,引人思绪飘渺。他提及即将到来的重阳节,菊花盛开,黄蕊点染,本应是登高赏菊的好时节。然而,诗人却担心自己未饮酒已先被这浓厚的秋意和节日气氛所打动,心中泛起浓浓的哀愁。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其二)民瞻见和,复用前韵

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

唤取酒边来,软语裁春雪。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

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

漫天春雪来,才抵梅花半。

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

雪儿偏解饮,只要金杯满。谁道雪天寒?

翠袖阑干暖。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其一)山行寄杨民瞻

昨宵醉里行,山吐三更月。

不见可怜人,一夜头如雪。

今宵醉里归,明月关山笛。

收拾锦囊诗,要寄扬雄宅。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生查子(其一)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