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回忆往昔在五湖的约定,年终岁末询问世间之事,总是辜负了清丽的景色。
傍晚时分进入西山,渐渐唤醒我乘舟悠然的心情。
放下疲惫的尘网,归巢的鸟儿偶尔掠过,月光洒满冷寂的洲渚。
我在江心悠闲漂泊,划桨不惊动水面如镜的宁静。
谁能唤来湘水女神,她云鬓雾鬟,弹奏悲凉的弦音。
高谈玄理,感叹座中的宾客都是风流才子和名胜人物。
暗淡的柳树摇曳,流星缓缓,夜晚漫长,让人感知秋意。
鲈鱼肥美,旧日家乡的乐趣又有谁还记得呢?

注释

五湖:泛指江湖,古代常用来代指四处游历。
经年:多年,整年。
夷犹:犹豫不决,这里形容乘舟的悠闲。
倦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中流:江河的中央。
画桡:绘有图案的船桨。
湘灵:湘水女神,传说中的仙女。
玉麈谈玄:以玉柄麈尾谈论玄妙的哲理。
风流名胜:风雅杰出的人物。
暗柳:昏暗中的柳树。
飞星:流星。
鲈鱼:象征故乡和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宋词《湘月》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意蕴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词人的独特情感世界。开篇“五湖旧约”四字,寓言词人对往昔江湖生活的怀念,而“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未能及时欣赏美景的遗憾。

“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描绘了傍晚时分,词人乘舟西行,心境悠然。接下来,“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写出了词人摆脱尘世束缚后的宁静,月光洒在寂静的洲渚上,更显清冷孤寂。

“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以划船轻轻掠过水面,比喻词人的心境如镜般清澈,不愿打破这份宁静。进入下片,词人借湘灵的传说,表达对高洁情操的向往,以及对友人风流才子的怀念。

“玉麈谈玄”描绘了朋友们品茗论道的场景,然而“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又透露出一种空虚感,暗示了人才凋零的现实。最后,“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以自然景象渲染出浓厚的秋意,引发对故乡鲈鱼美餐和旧日欢乐的怀想,但“旧家乐事谁省”一句,流露出词人对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湘月》是一首抒发词人内心情感与人生哲思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姜夔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琵琶仙.自度曲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形式: 词牌: 琵琶仙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越女镜心/法曲献仙音.别席毛莹

风竹吹香,水枫鸣绿,睡觉凉生金缕。

镜底同心,枕前双玉,相看转伤幽素。

傍绮阁、轻阴度。飞来鉴湖雨。近重午。

燎银篝、暗薰溽暑。罗扇小、空写数行怨苦。

纤手结芳兰,且休歌、九辩怀楚。

故国情多,对溪山、都是离绪。

但一川烟苇,恨满西陵归路。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摸鱼儿

向秋来、渐疏班扇,雨声时过金井。

堂虚已放新凉入,湘竹最宜敧枕。闲记省。

又还是、斜河旧约今再整。天风夜冷。

自织锦人归,乘槎客去,此意有谁领。

空赢得,今古三星炯炯。银波相望千顷。

柳州老矣犹儿戏,瓜果为伊三请。云路迥。

漫说道、年年野鹊曾并影。无人与问。

但浊酒相呼,疏帘自卷,微月照清饮。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