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欲脱榷司东归》,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官职回归故里的感慨和期待。首句“担尾心期有破琴”,以琴为喻,暗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待知音的心情;“绝怜无地觅知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难以寻觅共鸣的苦闷。接下来,“形神怯冷犹迎客”描绘出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积极待人接物的形象,“风雨催春亟治任”则反映出诗人急于完成职责、迎接春天的决心。
“眼落牛羊沙渡远”写诗人眼中所见的辽阔景色,寓含着对故乡的思念;“情凝江汉寺楼深”则通过深沉的情感投射到江汉寺楼的深远空间,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寄托。最后两句“津津谁染鹅黄柳,想可挨排醉绿阴”,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想象中归乡路上的美景,柳树鹅黄,绿荫浓密,似乎在邀请诗人尽情畅饮,享受那份久违的宁静和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归乡的渴望,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