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入新罗使

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

越海程难计,征帆影自飘。

望乡当落日,怀阙羡回潮。

宿雾蒙青嶂,惊波荡碧霄。

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

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鸡林国的朋友要离去,他立下遗书交付使者乘坐的星轺。
横渡大海的路程难以计算,只有那征帆的影子独自飘摇。
在夕阳中遥望故乡,心中对回归的潮水充满向往。
夜晚的雾气笼罩着青翠的山峦,惊涛拍打着碧蓝的天空。
春天的气息早早地带来生机,天边的祖州显得遥远而渺小。
愁绪绵延,期盼在三年后重逢,在那石桥之上迎接你。

注释

鸡林君:指来自鸡林国的朋友。
去:离开。
星轺:古代用于传递文书的使者车辆。
越海:越过海洋。
征帆:出航的船帆。
飘:飘荡。
落日:傍晚的太阳。
怀阙:怀念朝廷或故乡。
回潮:退潮时的海水。
宿雾:夜间弥漫的雾气。
青嶂:青山。
碧霄:蓝色的天空。
春生阳气:春天的生机勃发。
祖州:故乡。
遥:遥远。
愁约:愁绪约定。
三年外:三年之后。
石桥:象征性的地点,可能表示归途的交汇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昌符的《送人入新罗使》,是一首送别诗。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远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

开篇“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就设定了一种急迫的离别氛围。鸡林君即将启程,立即记下行程安排交予车夫,显得分手迫在眉睫。"越海程难计,征帆影自飘"则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渺茫,越过广阔的大海,航程难以预测,只见帆影随风飘动。

接着“望乡当落日,怀阙羡回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向往之情。当夕阳西下时分,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出思念家乡的情愫,同时也希望能够像潮汐一样,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宿雾蒙青嶂,惊波荡碧霄”则描绘了一种壮阔的山海之景。旅人夜宿在雾气缭绕的高峰之下,清晨被波涛声惊醒,看着那如碧玉般湛蓝的天际,不禁心生震撼。

“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写出了季节的变化和空间的辽阔。春天来临,阳光变得更加温暖明媚,但这也让人感到与远方故土之间的距离更为遥远。

最后,“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表达了对未来的预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希望三年的时间里自己能够成就一些事情,然后再次见面时,可以在那座古老的石桥上欢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之痛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6)

李昌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栖白上人

剪发兼成隐,将心更属文。

无憀对豪客,不拜谒吾君。

画壁惟泉石,经窗半典坟。

归林幽鸟狎,乞食病僧分。

默坐终清夜,凝思念碧云。

相逢应未卜,余正走嚣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奉酬绵州中丞以江山小图远垂赐及兼寄诗

巴江与雪山,井邑共回环。

图写丹青内,分明烟霭间。

移君名郡兴,助我小斋闲。

日想登临处,高踪不可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

东幸从人望,西巡顺物回。

云收二华出,天转五星来。

十月农初罢,三驱礼复开。

更看琼岳上,佳气接神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

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