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四)赠妓善作墨梅

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

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

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

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还似篱落孤山,嫩寒清晓,祗欠香沾袖。

淡伫轻盈,谁付与、弄粉调朱纤手。

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松篁佳韵,倩君添做三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在江南的尽头,坠落了一位玉京仙子,她超凡脱俗,英姿出众。
她的才情横溢,尤其擅长描绘出姑射仙子那清瘦而冰肌玉骨的风采。
她的美丽让春天都自愧不如,细致地展现天工之巧,世间恐怕再难找到如此妙境。
她的形象如丹青画卷,超越了平凡的庸俗,令人赞叹。
她仿佛是孤山边的篱落,带着早春的微寒和清晨的清新,只缺那衣袖间的芬芳。
她身姿轻盈,谁能赋予她那纤细的手指以调色弄粉的技艺呢?
她像是花神降临人间,长久以来就享有极好的声誉。
她的韵味如同松竹般高雅,希望你能把她添加为你的三位好友。

注释

堕:坠落。
玉京:道教中的仙都。
姑射:古代美女的代称。
春工:春天的创造力。
天巧:天然的巧妙。
篱落:简陋的篱笆。
朅来:忽然来到。
松篁: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如仙子般超凡脱俗的女性形象,她仿佛从江南尽头的玉京仙境降临,以其清瘦而冰肌玉骨的姑射仙姿,展现出独特的风流才情。她的画艺精湛,尤其是墨梅之作,令人惊叹其巧妙绝伦,即使是丹青大师也自愧不如其艺术造诣。

词中将这位女子比作孤山上的梅花,清冷而高洁,仿佛缺少的只是那淡淡的清香能沾染在观者衣袖上。她的轻盈淡雅,如同花神降临人间,早已赢得了“佳名”。词人希望她能像松竹一样,增添自己的生活趣味,成为知己好友。

整体来看,这首词赞美了妓女的才华和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她的欣赏和期待,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赠妓词。辛弃疾以细腻的笔触,赋予了这位女性超越世俗的魅力,展现了宋词中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三)余既为傅岩叟两梅赋词,傅君用席上有请云:家有四古梅,今百年矣,未有以品题,乞援香月堂例。欣然许之,且用前遍体制戏赋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

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

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

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

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家二老。

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识商山皓。

请君置酒,看渠与我倾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和赵录国与韵

为沽美酒,过溪来、谁道幽人难致。

更觉元龙楼百尺,湖海平生豪气。

自叹年来,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

东风归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庄周,梦中蝴蝶,花底人间世。

记取江头三月暮,风雨不为春计。

万斛愁来,金貂头上,不抵银瓶贵。

无多笑我,此篇聊当宾戏。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用东坡赤壁韵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

堪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五)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