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王氏墓碣寄子敬淀山湖上

少小慕节义,沟壑诚所安。

檃括游燕都,侯王不可干。

甘从渭滨叟,垂老尚投竿。

于世无一能,性颇好词翰。

王子钦姊节,兴言涕汍澜。

两髦尚如见,廿年骨已寒。

丐余书贞石,庶几垂不刊。

吾书复自读,亦能清肺肝。

一扫齐、梁习,谅可追孟、韩。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书王氏墓碣寄子敬淀山湖上》。归有光以深情的笔触,缅怀了一位名为王氏的女性,其节操与才情令人敬仰。

诗中首先表达了对王氏年轻时追求节义的赞美,即便面对生死抉择,也无所畏惧。接着,诗人描绘了王氏在燕都的游历,虽有机会接近权贵,但她却选择了坚守自我,如同渭水边的老翁,即使年老仍持竿垂钓,不为世俗所动。这展现了她超脱世俗、坚守本心的高尚品质。

随后,诗人通过“王子钦姊节”这一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王氏的节操之高。王子钦的姐姐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节操,让诗人不禁泪流满面。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王氏的形象依然鲜明如初,她的骨子里透露出的坚韧与才华,让人难以忘怀。

最后,诗人提到王氏请求他书写墓碣,并希望这些文字能够流传千古,成为不朽的纪念。归有光不仅答应了这个请求,还表示自己会反复阅读这些文字,以此来净化心灵,保持内心的清明。他决心要扫除齐、梁以来文风的陋习,以期能够追随孟子和韩愈这样的伟大先贤,创作出更加高尚、深邃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王氏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归有光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对高尚品质的颂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德修养与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素庵诗

唯易有太素,太素质之始。

白贲垂皇象,彤车资帝理。

大飨尚玄尊,大路素帱尔。

伊尹言素王,后代滋文轨。

素冠时所庶,素衣时所喜。

素鞸心蕴结,素丝国风美。

五入为五色,以是悲墨子。

素功日以饰,素封日以侈;

素位日以逾,素质日以毁;

素悃日以诈,素道日以靡;

素餐日以滥,素节日以委;

素书日以憯,素问人日死。

流俗相纠错,纷纷竞齐紫。

庄子胶朱目,周鼎攦垂指。

救僿莫如忠,世变讵能止?

东海扬素波,中林潜素士。

吾其甘素饭,自可崇素履。

素抱何足言,素心但如此。

因爱素庵人,作诗扬素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清梦轩诗次孺允韵

王生思妙道,独居自相羊。

乃以清梦语,揭之在幽房。

处世实大梦,于梦差为长。

扰扰无时清,真精且沦亡。

孰能寡嗜欲,引之大觉乡。

鲁侯一何愚,欲往忧无梁。

太清日渊澄,中有生者忙。

吾闻接舆言,斯岂大无当!

古之得道者,夏能造冰凉。

西方有圣人,清净闻身香。

飞龙游上天,至冬乃伏藏。

谁知疑黄泉,可以登大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清梦轩诗再次孺允韵

汗漫恣容与,寥廓任徜徉。

小搆非广厦,幽栖获便房。

图书委鱼蠹,庭砌杂兰芳。

境寂群动息,神怡独寐长。

栩栩意象适,遽遽物化忘。

于此观世俗,迫隘非吾乡。

玉玺谬通汉,金瓯会圮梁。

窃带固云扰,衔发亦以忙。

瞡瞡容自嵬,喋喋冠何当!

恍如乘叆叇,泠然御清凉。

钧天聆广乐,玄都闻妙香。

缪昔骋骏往,简后书史藏。

终惭在三季,未可儗九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山茶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而洁,乃与夷叔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