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避暑读书

梵寺斋殿深,屋古洞阴冷。

火云自空飞,此地暑尽屏。

乍至心已清,坐久体如冰。

官清务乃简,居易事亦省。

是为臭味同,玉碎金无矿。

萧闲日追随,论辩当脩省。

展书相对读,佳处击节猛。

舆皂谓前兹,文会无许盛。

觞咏直寄耳,沈湎夫岂肯。

过从奚厌密,交道久弥敬。

无令数斯疏,此语共知警。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藏的佛寺斋殿,年代久远阴凉洞
烈焰如云自天降,此地暑气全消屏
初来心境已清凉,静坐久后身似冰
官场清廉事务简,生活简单事也轻
志趣相投臭味同,如同美玉无杂质
闲暇时光常相伴,辩论时刻需反省
相对展卷共阅读,精彩处击节赞叹
今日聚会文人多,堪称文会之盛
饮酒赋诗只入耳,沉迷之人怎肯听
交往频繁不厌倦,友情长久更尊敬
切勿让距离疏远,此言警醒众人

注释

梵寺:佛教寺庙。
斋殿:僧侣修行或斋戒的场所。
洞阴冷:深邃阴暗且寒冷。
火云:形容火焰如云。
暑尽屏:驱散暑热。
乍至:刚到。
官清:官吏清廉。
务乃简:事务简化。
居易:生活简易。
玉碎金无矿:比喻纯洁无瑕。
萧闲:闲适宁静。
佳处:精彩之处。
文会:文人聚会。
沈湎:沉溺、过度爱好。
过从:交往。
交道:人际关系。
斯疏:关系疏远。
警:警示、提醒。

鉴赏

这首宋诗《万寿寺避暑读书》是赵孟坚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梵寺之中,享受清凉宁静的避暑时光。诗中通过描绘古寺的深邃和阴冷,以及"火云自空飞"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暑气被屏蔽的意境。诗人的心灵因此得到净化,感受到身心的清凉。他感叹在官场清廉,事务简化,日常生活的简单也减少了烦扰。

诗中提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此阅读,共同欣赏书籍中的佳妙之处,击节赞赏,显示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诗人认为这样的聚会虽然不如以往文会盛大,但情感交流更为真挚,饮酒赋诗也只是为了心灵的沟通,而非沉溺于酒色。他们之间的交往频繁而深厚,诗人提醒不要因忙碌而疏远,这句诗成为一种警示,强调友情的珍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避暑读书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15)

赵孟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习庵陈先生

厥闻忠孝者,所出同一源。

子于所亲孝,移忠理必然。

亲贤亦子训,忠节贵两全。

杀身能成仁,扬名斯永延。

是亦孝所在,岂但知色难。

嘻其叔世风,本末嗟倒悬。

若曰能养耳,食美衣华鲜。

苟求胡弗至,侧媚谄笑肩。

彼其良自多,喟叹达者观。

向来欧阳公,拓落夷陵年。

夫人告之公,淡泊吾所安。

慎毋为险变,守节当弥坚。

卓哉名母训,纪历伊谁传。

恭惟奉常君,矢心直似弦。

立朝几抗论,凛凛高回天。

力苏愦愦徒,若障狂澜川。

人知君守固,当识君母贤。

想其勉励时,谆勤诲膝边。

怡愉一领解,心注靡变迁。

升而高为天,下而沉为渊。

但知慈训在,此外浮云焉。

兹来从吏隐,斲屋新数椽。

曲槛花葳蕤,虚窗月婵娟。

雅意寓一赋,懦立贪以廉。

我诵顺亲记,有泪如迸泉。

我贫母亦老,苒苒发已宣。

家徒空四壁,箪笥笑且便。

惟虞官箴旷,勿以温饱牵。

泽深百川赴,火明斯聚蝉。

投君以臭味,君子毋弃捐。

形式: 古风

为仓使吴荆溪先生寿

人祝先生寿,勋名而福禄。

伊惟小门生,而乃异斯祝。

所祝在斯文,其寿非已独。

尝闻侍席言,檃括因以复。

孔孟至皇朝,文与道相属。

溯自熙丰后,专门始分目。

欧苏以文雄,周程理义熟。

从此判而二,流派各异躅。

伟哉水心叶,同轨混列辐。

粲粲云锦章,理义仍炳烛。

筠窗一传后,人已沾膏馥。

正统的属任,非公绍者孰。

鲰生耳闻此,惊诧叹不足。

因捧介寿卮,谱在歌诗轴。

愿言清节高,岁寒等修竹。

长以文鸣道,声金而振玉。

上而轧汉周,俯命骚以仆。

门生严楷法,剩将从纪录。

形式: 古风

尤美亭

虽未及琅琊,看来亦自佳。

微坳著新月,耸翠带馀霞。

巨凿应灵禹,斜抛或女娲。

小亭相对好,莫放竹丛遮。

形式: 五言律诗

王翠岩写竹求诗

古画画物无定形,随物赋形皆逼真。

其次祖述有师绳,如印印泥随前人。

尚疑屋下重作屋,参以新意意乃足。

晋魏而来几百年,羲献断弦谁解续。

何况高束李杜编,江湖竞卖新诗读。

愿君种取渭川一千亩,饱饭逍遥步扪腹。

风晴烟雨尽入君心胸,吐出毫端自森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