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里风尘一剑当,万山秋色送归航。
堂垂双白虚频疏,门已三过有底忙。
羽檄西来秋黯黯,关河北望夜苍苍。
自嗟力尽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庙堂。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书草萍驿二首(其二)》。诗人以剑为伴,历经千里风尘,秋色中踏上归航,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思归之情。他感叹家中亲人频繁的期待,自己却多次路过而未能停留,暗示了公务繁忙。西来的紧急军情(羽檄)带来阴暗的秋意,诗人遥望北方边关,夜色深沉,流露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最后两句,诗人自嘲力量微薄如螳臂当车,但深知自己虽身处江湖,仍能为国家效力,希望能于庙堂之上有所作为,扭转乾坤。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羁旅之苦,又有对国家责任的担当,体现了王守仁儒家士大夫的人格理想。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老屋深松覆古藤,羁栖犹记昔年曾。
棋声竹里消閒昼,药裹窗前对病僧。
烟艇避人长晓出,高峰望远亦时登。
而今更是多牵系,欲似当时又不能。
常苦人间不尽愁,每拚须是入山休。
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
百战西江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
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筐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