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屋深松覆古藤,羁栖犹记昔年曾。
棋声竹里消閒昼,药裹窗前对病僧。
烟艇避人长晓出,高峰望远亦时登。
而今更是多牵系,欲似当时又不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以老屋、深松、古藤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首句“老屋深松覆古藤”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
“羁栖犹记昔年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虽然现在身处异乡,但那些在净寺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接下来的两句“棋声竹里消閒昼,药裹窗前对病僧”,通过写棋局相伴和与僧人的日常交流,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疾病的淡然态度。
“烟艇避人长晓出,高峰望远亦时登”则描绘了诗人喜欢独自划船远离尘嚣,或者登高远眺,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开阔视野。然而,“而今更是多牵系”一句,揭示了诗人如今身负的责任和牵绊,使得他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由洒脱。
最后,“欲似当时又不能”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慨,想要回到过去的简单生活,却又因现实的束缚而无法实现。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常苦人间不尽愁,每拚须是入山休。
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
百战西江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
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筐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画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散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冯夷百尺宫。
滟滪西蟠浑失地,长江东去正无穷。
徒闻吴女埋香玉,惟见沙鸥乱雪风。
往事凄微何足问,永安宫阙草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