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其三)

三个橐驼两只脚,日行万里趁不著。

而今收在玉泉山,不许时人乱斟酌。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自由的向往。

“三个橐驼两只脚”,橐驼在这里被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它们行动缓慢、步履沉重的形象。三个橐驼象征着人生的多重身份或角色,两只脚则暗示着行动的迟缓与束缚。这一句通过生动的视觉形象,表达了人在面对生活压力与责任时的疲惫与无奈。

“日行万里趁不著”,进一步强调了行动的艰难与不可及。即使橐驼们努力奔跑,也无法达到心中的目标或理想的距离。这不仅是对个人追求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环境限制的一种隐喻,揭示出人在现实世界中往往难以实现梦想的困境。

“而今收在玉泉山,不许时人乱斟酌”,转折之处,橐驼们被“收”在了象征着宁静与超脱的“玉泉山”。这里可以理解为,当人们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与挫折后,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同时,“不许时人乱斟酌”则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淡然态度,即不再过度纠结于过去的得失,而是学会了放下与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橐驼的形象,巧妙地探讨了人生追求、现实限制、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主题,富有哲思性和启示性。

收录诗词(3)

释瑞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首(其一)

万柳千华暖日开,一华端有一如来。

妙谈不二虚空藏,动著微言遍九垓。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二首(其二)

万仞崖头曾借路,百千禅侣尽生疑。

只因满眼多巘崄,不识天然却问谁。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和冯济川题枯髅图

形骸在此,其人何在。日炙风吹,掩彩掩彩。

形式: 四言诗 押[贿]韵

岩上桃华开,华从何处来。

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