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鸟左右掩作

峡中足啼鸟,盏邹不可会。

其道思归者,雄鸣即雌对。

前壑云渐起,后山月已背。

行人畏闻汝,一声一心碎。

形式: 古风

翻译

峡谷中的鸟儿啼叫,繁多而难以理解。
那些思念归乡的鸟儿,雄性的叫声会引来雌性的应答。
前方山谷的云雾渐渐升起,后山的月亮已经落下。
行人心中畏惧听到你的声音,每一声都令他们心碎。

注释

足:脚。
啼鸟:鸣叫的鸟儿。
盏邹:形容鸟声繁多。
会:理解。
其道:那些鸟的行为方式。
思归者:想念回家的鸟。
雄鸣:雄性鸟的叫声。
雌对:雌性鸟的回应。
壑:山谷。
云渐起:云雾升起。
月已背:月亮落下。
行人:路上的人。
畏闻:害怕听到。
汝:你,指鸟的叫声。
一心碎:心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峡中归巢之鸟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行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旅途中的情感体验。开篇"峡中足啼鸟"直接将读者带入幽深的山谷之中,那里充满了鸟鸣声,这些声音似乎在呼唤着归巢的心,表现出一种对远方家园的渴望。

"盏邹不可会"则是说这些鸟鸣声虽然热闹,却难以与行人产生共鸣,因为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归宿,而行人的心却久久不能安顿。"其道思归者,雄鸣即雌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即便是在大自然中自由飞翔的鸟儿,也能找到它们的伴侣,而独自一人的行人,对于归乡之路的向往尤为迫切。

诗歌后半部分"前壑云渐起,后山月已背"描绘了时间流逝和空间转换的情景,行人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大自然景象,内心的孤独感与时光飞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行人畏闻汝,一声一心碎"则是表达了每当听到鸟鸣声,行人的心都会随之破碎,这种情感的冲击几乎让人难以承受。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山峡中鸟鸣声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行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拾羽曲

新罗砑红裙襵齐,綵缕刺衫花倒提。

新晴暖日丽烟草,金兽齧锁藏春闺。

朱桥逼江晓沙白,锦带交风大堤窄。

兰洲遗翎得残碧,归来惊飞上娇额。

形式: 古风

昝公溉

晚泊昝公溉,船头馀落晖。

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

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煇。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春山

冈原草木秀,溪谷云霞媚。

君笔谁所传,独解吐和气。

形式: 五言绝句

牵牛织女

桂阳有仙人,姓成名武丁。

胡为堕人世,人惟识其形。

一日语其弟,吾将返青冥。

乃曰此七夕,上天呼群灵。

织女欲渡河,暂诣牵牛星。

诸仙尽还宫,天路罗云軿。

吾亦向祈召,当往不得停。

弟问何时还,答云三千龄。

明日失丁在,恍惚迷所经。

后世凡此节,儿女喧家庭。

纵横具针缕,花果排甘馨。

贪巧但云得,欲寐曾莫宁。

俗尚每怪妄,吾言谁见听。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