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气爽尘埃外,川行翰墨间。
匆匆未白首,去去忽青山。
琴在弦安用,人亡鹤不还。
竹林有前约,欲语泪先潸。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文远叔挽词》。从诗的内容来看,杨万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人文远叔的怀念之情。
"气爽尘埃外,川行翰墨间" 表明诗人在一个清新的环境中,心境宁静,正如同清风朗月之下,笔走龙蛇,正在创作文字。这里的“川”字有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名,或是泛指一条流水,象征着诗人的自由与奔放。
"匆匆未白首,去去忽青山" 反映了时光易逝,人生如梦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匆匆,而头发尚未变白,却已经告别了青春时光,面对着眼前的青山。
"琴在弦安用,人亡鹤不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琴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艺术工具,用以寄托情感。此处“琴在”则意味着琴声仍在耳边,而“弦安用”则可能暗示着诗人曾经与亡友共同弹奏过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人亡鹤不还”则是形象地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如同等待归来的鹤,但终究不能如愿。
"竹林有前约,欲语泪先潸" 这两句诗强化了诗人对故人文远叔的深切怀念。竹林往往是隐逸之士或文人的聚集地,这里的“前约”可能指的是过去与亡友在竹林中的一些承诺或者美好时光。而“欲语泪先潸”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述说那些记忆,但情感深重,以至于话未出口,眼泪已先流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杨万里在这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悲凉,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士人情怀。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多稼村村过,垂杨店店迎。
偶然逢客子,问得好山名。
投宿欣犹早,斜阳落更明。
仆人休进扇,得似晚风清。
日已衰容去,风仍劈面来。
征徒歇得醒,老子不须催。
绿荫凉过伞,黄泥晒作埃。
欣然片云起,半霎又吹开。
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
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
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
醉乡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天色镕成水,蟾光鍊出银。
碧香三酌半,玉笛一声新。
小婉还清壮,多欢忽苦辛。
何人传此曲,此曲怨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