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荒

西北多高田,种花亦种豆。

夏至二十日,播植唯其候。

刈草复治秽,深耕还浅耨。

疏根欲其干,粪土欲其厚。

望荚成二七,不先亦不后。

谁知入五月,雨下大且骤。

豆苗未盈寸,披靡倒若蹂。

水浸及湿蒸,空败不可救。

绵连势更甚,长草如长寇。

戽水倏复盈,筑岸旋已仆。

浩歌《南山诗》,酌酒聊自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干旱季节种植大豆时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的艰辛与自然力量的不可抗力。

首句“西北多高田,种花亦种豆”,点明了地点和作物,暗示了土地的广阔与种植的多样性。接着,“夏至二十日,播植唯其候”描述了播种的时机,强调了农事活动对时间的敏感性。

“刈草复治秽,深耕还浅耨”、“疏根欲其干,粪土欲其厚”等句,详细描绘了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草、深翻土壤、施肥等,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精心照料。

“望荚成二七,不先亦不后”表达了农民对作物生长周期的期待与把握,希望作物能在恰当的时间成熟。

然而,诗的下半部分转向了对自然灾害的描写。“谁知入五月,雨下大且骤”,预示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即将来临。接下来的几句“豆苗未盈寸,披靡倒若蹂”、“水浸及湿蒸,空败不可救”生动地描绘了暴雨对豆苗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与绝望感。

“绵连势更甚,长草如长寇”进一步渲染了灾情的严重性,比喻洪水蔓延如同敌人入侵,而“戽水倏复盈,筑岸旋已仆”则形象地展示了农民试图排水自救的努力与失败。

最后,“浩歌《南山诗》,酌酒聊自酹”表达了农民面对困难时的无奈与自我安慰,通过吟唱诗歌和饮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深情地展现了农民在自然面前的坚韧与抗争,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收录诗词(15)

蒋廷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柴荒

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

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

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

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

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

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

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

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

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

形式: 古风

表忠观

流离五季遍干戈,草窃英雄幸遇多。

一角国分唐土地,百年庙共宋山河。

凌烟阁上功臣像,衣锦营中驷马歌。

为问贩盐为盗日,仲谋曾许较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看梅

横列春山翠帐开,几株相映白皑皑。

轻烟未散月未上,放鹤亭边雪欲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怀

阮生何鄙固,往往泣途穷。

途岂有穷时,毋乃太热中。

学道无独识,举足迷西东。

太虚亦寥阔,顾弗容其躬。

能贵不能贱,遂为物所攻。

时论于儒者,谓贫为素风。

摇落感剩蒂,飘漾如飞蓬。

愿为达观者,与世开鸿蒙。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