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正斋

龚黄吁已远,循吏舍公谁。

卧辙留行色,归装减到时。

朝争驰荐剡,郡议立生祠。

寂寂燕台客,难酬国士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龚黄的美德已经远离,廉洁奉公的官员何处寻觅。
车轮停在路边,他留下行旅的神色,回家的行囊也变得轻了许多。
早朝时人们争相推荐他去剡地任职,郡里的官员提议为他建立生祠以示敬仰。
在这寂静的燕台,我作为异乡之客,难以报答他对国家栋梁的知遇之恩。

注释

龚黄:古代的两位贤臣,以清廉著称。
循吏:奉公守法、廉洁公正的官吏。
舍公谁:指没有像龚黄那样公正无私的人。
卧辙:停车不前,形容停留。
行色:出行的神色,这里指心情。
归装:回家的行李。
荐剡:推荐去剡地任职,剡地古县名。
生祠: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堂,表示崇敬。
燕台:代指京城,这里指当时的朝廷。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此处指被赞誉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李正斋》,表达了对友人李正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其品行的赞扬。首句“龚黄吁已远”,以古代清官龚遂和黄霸的典故,暗示李正斋的循吏美德超越了这些典范,已经远离尘世。接着,“循吏舍公谁”进一步强调李的公正无私,无人能及。

“卧辙留行色”描绘了李正斋即将离开的情景,他虽然身在车辙之中,但仍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不愿因离去而改变原有的风度。“归装减到时”则写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坚守,行李减少,反映了其清廉的品格。

“朝争驰荐剡”描述了朝廷官员争相推荐他的才能,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众人对他的认可。“郡议立生祠”则是地方百姓对他的敬仰,甚至提议为他设立生祠,以示永久纪念。

最后两句“寂寂燕台客,难酬国士知”感慨万分,诗人作为“燕台客”,表达出对李正斋这样才德兼备的国士的深深敬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难以回报这份知己之知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李正斋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才流失的感慨。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杨伯可

齐鲁多平原,江浙田高下。

戢戢如鱼鳞,土籍谁主者。

富人擅其利,失业悯孤寡。

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

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

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社。

原隰遍咨询,辞色每宽假。

经营始不扰,期集乃多暇。

实惠苏困穷,先声走豪霸。

陇牛閒卧昼,邑犬不惊夜。

当年经行处,爱此憩棠舍。

鸠功首上计,列郡居其下。

倾城出送君,饥童控羸马。

坐中有狂生,出位独难咤。

均为受廛氓,关市不亲稼。

乡胥上下手,轻重意取舍。

仁公力救弊,立法宜少借。

圣朝天广大,焉用究纤罅。

议政罪甘诛,矧避官长骂。

形式: 古风

送杨起之安丰录判

芍陂茫茫古边城,鸡犬相闻今乐土。

交兵往事空流水,避乱居民尚遗堵。

似闻此地岁丰穰,要得清官手摩拊。

君才天马足神骏,老大去年参选部。

闽中实历禆风宪,淮右先声动官府。

争看祖道车骑众,力疾登途霜月苦。

墙东故人懒出门,浊酒黄花对谁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送陆同知北上二首(其二)

淳风日已薄,恩义不相维。

吏无得于民,民顾吏有辞。

政化本不立,刀笔事愈卑。

李侯今之人,而行古所为。

外有屠嘉直,内无五伦私。

锄奸如恶草,护民犹婴儿。

瀹河苏彼旱,劝粟哺尔饥。

从容方报政,代者俄及期。

庸吏推不去,良吏去复思。

谁欤观民风,入境采吾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陆同知北上二首(其一)

浙尾带荒江,土与材俱薄。

吴季独终隐,楚黄亦晚错。

馀子不足数,眼明见卓落。

騄駬初历块,青萍新淬锷。

齿少逾老心,事迩存远略。

百金重气义,千里赴言诺。

可期功名会,兼受生死托。

宦途入幽蓟,诗句留殿阁。

出佐紫阳城,一麾真小却。

炳烛照吏奸,良剂痊民瘼。

一庭秋水净,万户春风乐。

河内泣留恂,并州永思郭。

归装乍林丘,趣骑已沙漠。

梅花古驿寒,别酒故人酌。

径北道邳徐,迂西趋汴洛。

宫阙睹盛丽,山川想寥廓。

成皋叹楚战,砥柱窥禹凿。

旧邦吊二虢,古邑辨三亳。

望诸墓犹存,戏马台如昨。

燕赵誇蛾眉,云代珍狐貉。

壮士多屠沽,逸人或岩壑。

访古记宜勒,登高赋须作。

订讹青简在,得句锦囊著。

明年衣绣归,颇愿闻其略。

鸿鹄看高翔,苕枝伏燕雀。

赠言愧非颜,出处其志略。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