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六首(其三)

贾生料吴楚,竟毙大梁城。

一身不自保,痛哭空伤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贾谊曾预料吴楚之地会有变乱
最终果然在大梁城中发生,导致他的悲惨结局

注释

贾生:指贾谊,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料:预料,预测。
吴楚: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南方反叛势力。
竟毙:最终导致死亡。
大梁城:战国时魏国都城,后为梁国都城,此处代指洛阳(贾谊被贬在此)。
一身:自己。
自保:保护自己。
痛哭:极度悲伤的哭泣。
空伤生:白白地伤害自己的生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读史六首》中的第三首,主要通过贾谊的典故来表达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贾谊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曾上书论时政,提出削藩之策,但遭权臣排挤,被贬至长沙。后又被召回,却在途经大梁(今河南开封)时,因忧虑国事而病逝。诗人以贾谊的经历为切入点,指出他虽有远见卓识,却无法保全自身,只能空自悲伤,令人惋惜。

诗中“贾生料吴楚”暗指贾谊的才智和对国家形势的洞察,“竟毙大梁城”则描绘了他最终的悲剧结局。诗人通过贾谊的命运,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上贤能之人遭受不幸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斗争对人才的无情摧残。整首诗简洁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警示意味。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一)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郭尉惠古镜

凛如秋月照虚空,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高邮别秦观三首(其二)

笔端大字鸦栖壁,袖里清诗句琢冰。

送我扁舟六十里,不嫌罪垢污交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