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
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
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
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这是一首描绘仙界与凡间交织的诗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境界,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美好的世界。开篇“萧萧白发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一段,设定了仙界的氛围,其中“萧萧”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轻盈飘逸的感觉,而“羽服星冠”则是仙人的装扮,透露出一种不凡的身份和地位。
紧接着,“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两句,则描绘了仙人离开天宫,寻找世间美好之所——桃源。这里“霄汉九重”形象地表达了天界的辉煌与高远,而“辞凤阙”则是仙人的离别;“云山何处访桃源”则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间部分,“瑶池醉月劳仙梦,玉辇乘春却帝恩”一段,通过“瑶池醉月”、“玉辇乘春”等意象,展示了仙界的奢华与美好,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神恩的感激之情。
最后,“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两句,则是仙人回望尘世,与凡间的情感联系。这里的“回首”表达了眷恋和怀念,而“吹箫天上伴”则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留恋;“上阳花落”则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的美景,而“共谁言”则是一种孤独感与无奈的情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远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美好的仙界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万里江南一布衣,早将佳句动京畿。
徒闻子敬遗琴在,不见相如驷马归。
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风愁老故山薇。
玉堂知己能铭述,犹得精魂慰所依。
寒尽鸿先至,春回客未归。
蚤知名是病,不敢绣为衣。
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
明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
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
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
心知剡溪路,聊且寄前期。
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
天高吴塞阔,日落楚山空。
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
前程千万里,一夕宿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