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其二)

锦乡閒日月,象服俨山河。

富贵吾无羡,平反尔几何。

相依在岁晚,不竞得天多。

欲报无终极,悲风振蓼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锦绣之乡悠闲度日,身着华丽如同山河映照。
虽然我并不羡慕富贵,但你又能得到多少公正呢?
我们在年终时相互依靠,不求过多的天赐之福。
想要报答你的恩情没有终点,只感到悲伤如风摇动蓼莪草。

注释

锦乡:形容富饶美丽的乡村。
象服:比喻华丽的服饰,象征显赫的地位。
平反:指纠正冤案或恢复名誉。
蓼莪:植物名,常用来象征父母的养育之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张运判的母亲吕宜人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吕宜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富贵生活的感慨。"锦乡閒日月,象服俨山河"描绘了吕宜人生前生活在华丽的环境中,如同锦绣之乡,岁月静好,仪态庄重。"富贵吾无羡,平反尔几何"表达了诗人对吕宜人虽享富贵但生命短暂的惋惜,暗示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相依在岁晚,不竞得天多"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吕宜人共度晚年的情谊,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欲报无终极,悲风振蓼莪"则流露出诗人想要报答吕宜人养育之恩却无法尽孝的悲痛心情,以哀悼的秋风吹动蓼莪草的形象,寄托了深深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其一)

昔在伤皇辟,子行犹不归。

嫠居言有则,丧事礼无违。

轲母三迁教,莱儿七十衣。

至今霜月夜,松竹带芳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张隆州挽诗

行马门阑宰胄巍,高冠长佩独委蛇。

紫微自有申公学,太史还从从祖知。

静嘿无非蒙力处,功夫全在不欺时。

故家遗俗寥寥甚,忍听虞歌薤露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张隐君挽诗

触事无非学,非儒果误身。

体中识天地,笔底定君臣。

安乐堂前月,希夷枕上春。

是应家有子,不止活千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李池州和韵见寄再赋以答之

晨策随乌瞰屋山,面前咫尺隔同年。

邛人自爱橘中乐,晋客惊逢洞里天。

行傍輶轩心半醉,坐看戟卫眼双穿。

西风一夕惊龙睡,撼取明珠出九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