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图中的人静怡然之情。开篇“残雪犹馀远岭,晚烟半隐寒林”两句,勾勒出一个冬去春来的景象,远处的山岭上还残留着积雪,而近处的树林则被薄暮的烟霭所笼罩,给人一种时间的交替和自然界的温婉。
接着,“溶溶春涨绿波深。时有渔人钓艇。”两句,则转向了春天水面的变化,水位上涨,波光涌动,渔人在此捕鱼,不仅点出了季节更替,也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倚岸野梅坠粉,蘸溪宫柳摇金。”这两句诗中,野梅和宫柳皆是春天常见的花卉,它们的形态各异却同样美丽,野梅开放洁白如雪,宫柳随风轻摆似金,这些生动的细节,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凭栏凝伫酒初醒。料得谁知此景。”诗人在栏杆旁坐着,似乎刚从酒醉中清醒过来,他凝视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暗自思量,这样的风光,究竟有谁能真正领略其中三味?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欣赏,更是一种生命体验的独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投射,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