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

柴扉人寂草生畦。藤蔓乱萦篱。

秋净楚天如水,云叶度墙低。同把盏,且伸眉。

对残晖。红茱笑捻,黄菊斜簪,恋饮忘归。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寂寞情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柴扉人寂草生畦。藤蔓乱萦篱。"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幽静的氛围,描述了一个荒废的田园景象,其中“柴扉”指的是长满了苔藓的大门,“人寂”表明这里已经无人问津,而“草生畦”则是时间流逝和自然重生的写照。紧接着,“藤蔓乱萦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感,篱笆被藤蔓所缠绕,显得杂乱无章。

"秋净楚天如水,云叶度墙低。" 这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清新的天气和景象。“秋净”表明秋季的空气清新而纯净,“楚天如水”则形容天空清澈如同水一般,而“云叶度墙低”则是说云彩飘逸,仿佛在低矮的围墙上缓缓流淌。

"同把盏,且伸眉。对残晖。" 这两句中,“同把盏”可能是在暗示诗人与自然共享光阴,而“且伸眉”则是表达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情绪,对着那渐渐消逝的阳光(残晖)自得其乐。

"红茱笑捻,黄菊斜簪,恋饮忘归。" 最后一句中,“红茱”和“黄菊”指的是不同的花卉,“笑捻”和“斜簪”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自然之物的喜爱和亲近。最后,“恋饮忘归”则是说诗人沉浸于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中,甚至忘记了归家的路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界中的自在之感。

收录诗词(61)

卢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叔阳,(一作叔易)号丑斋,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其他事迹不可考。著有哄堂词(亦作烘堂词)一卷,《文献通考》为辞通俗,咏物细腻

相关古诗词

诉衷情令

无端风雨送清秋。天气冷飕飕。

行人先自离索,直是不禁愁。思往事,忆前游。

泪难收。重阳近也,黄花依旧,谁伴清瓯。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念奴娇

晚天清楚,扫太虚纤翳,凉生江曲。

四顾青冥天地阔,惟有残霞孤鹜。

山气凝蓝,汀烟引素,竦竦浮群木。

白蘋风定,波澄万顷寒玉。

时有一叶渔舟,收纶垂钓,来往何幽独。

短发萧萧襟袖冷,便觉都无袢溽。

曳杖归来,夜深人悄,月照鳞鳞屋。

藤床一枕,迥然清梦无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白莲呈罗教、黄法

凿开方沼,问何人种玉、工夫奇绝。

幻出瀛州有□□,十万水仙罗列。

风曳璚琚,露零珠佩,天上人装结。

君看炎夏,堕来何处冰雪。

我来对此凉生,红尘飞尽,却笑凌波袜。

最爱幽姿能雅淡,自蓄芳馨孤洁。

挹取天浆,唤将空籁,齐作清歌发。

不知尘世,晃然身在瑶阙。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

碧池如染,把玻璃甃就,纤埃都绝。

西国夫人空里坠,圆盖亭亭排列。

莹质无瑕,尘心不染,远社堪重结。

当时盛事,虎溪茗碗翻雪。

千载此意谁论,人争买笑,醉眼看罗袜。

坐上如今皆我辈,素蕴从来蠲洁。

击节临风,停杯对月。浩气俱英发。

两翁仙举,玉堂正在金阙。

形式: 词牌: 念奴娇